- 病例1 她的无助
- 作者:王媛|发布时间:2011-01-21|浏览量:653次
今天要说的患者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12月20日来诊,女性,64岁。
这个患者30年前生了第二个女儿以后患了产后抑郁症,曾经在我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3个月,用的药物患者及家属都回忆不起来,好转,这次属于第二次发病。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心理科王媛
她的二女儿结婚后不久生了个女孩,也得了产后抑郁症,在心理门诊诊治,因为未系统服药,加之家人疏忽,二女儿在两个月后跳楼自杀。她的女儿就由自己的妈妈也就是我的患者一直抚养,在发病以前,该患因为自己的外孙女的学习问题一直着急上火,不久就出现情绪低落、整日愁苦,整天唉声叹气,家务不想做,也不像从前那么喜欢与人打交道,无价值感,渐渐不爱吃饭,严重失眠,几乎一点觉没有,觉得活着没意思,但无自伤或自杀行为发生。
来诊时患者面容愁苦,消瘦,精神萎靡,眼窝略凹陷,黑眼圈和眼袋很严重。经过精神检查和心理测试,确诊“抑郁症”,进行药物治疗。
患者的求治欲望很强,但同时内心又很矛盾,觉得吃药治病是一种负担,想用最快的方法让自己好起来,因为有轻生念头,因此嘱家属24小时不离视线看护,因为牵扯一个家人整天陪着自己,她的负担更重了,给予心理疏导,但效果不佳。患者对药物很敏感,但又很容易产生抗药性,药物服用3天后睡得很好,到第四天就又睡不着,心理暗示性强,如果服药仍然睡不着,患者更加丧失治疗信心。不能服用某种安定类药物,吃完后浑身各个器官都变得无力。于是我每天都能接到她大女儿的电话,汇报病情,不断的调整治疗方案,两种抗抑郁药物合并用药,2周后,患者明显精神变好,此时想的变多说的也多起来,都是悲观消极的想法和说法,其他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尤其睡眠时好时坏。
在她治疗的第三周,我因事休假10天,是提前两个月就决定的,走之前我给她加用了小量抗精神病药物,仍然每天通电话,否则我很不放心,情况逐渐好起来。
第四周开始,她的家人就不再给我打电话,直到我1月18日回来,她治疗了1个月,我给她女儿发了信息说我已回来,第二天上班,她女儿很快回了短信:一切正常,请放心!谢谢王医生。
20日我见到了患者本人,虽然仍眉头紧锁,但病情已有明显好转,饮食睡眠已恢复正常,患者担心的就是自己现在的状态都是药物所赐,每天有人陪着自己很内疚,这都是她的心头大患,于是又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此次能够同意并接受医生的分析和建议,表示积极配合治疗。
虽然这个的整个治疗过程有点漫长和复杂,又让我牵肠挂肚,但我喜欢她的家属,遵医嘱,全面重视的表现,家庭及社会良好的支持会促进患者治疗和康复。祝她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