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晨芳主治医师 讲师
-
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科室:
普外科
- 警惕“红颜杀手”
- 作者:朱晨芳|发布时间:2011-04-19|浏览量:844次
前几天,李女士在洗澡时摸到自己左侧乳房上有个枣子大小的肿块,想到前些年 “林妹妹因乳腺癌去世”的事情,心里着实吓了一大跳,担心自己也得了乳腺癌。第二天,李女士就去医院看病了,经医生检查后及时切除了肿块,病理化验结果为乳房纤维腺瘤。李女士这才把悬在半空的心放下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朱晨芳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李女士那么幸运。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有约120万女性罹患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京津沪等大中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红颜杀手”。
“林妹妹”死于乳腺癌,而乳腺癌并不一定致命。如果早期发现并施以规范治疗,乳腺癌的治愈率现在可高达90%~95%,即便是发现得晚的中晚期乳腺癌,经过正规治疗,生存期也多可达3~5年以上。因此,对于乳房肿块,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治。
一、 早发现
定期(每月一次,时间在月经过后一周较好)自我检查。乳房自查的方法包括:1、视诊: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做双侧乳房视诊。方法为双臂下垂,观察两边乳房的弧形轮廓有无改变、是否在同一高度,乳房、乳头、乳晕皮肤有无脱皮或糜烂,乳头是否提高或回缩,然后双手叉腰,身体做左右旋转状继续观察以上变化;2、触诊:取立位或仰卧位,左手放在头后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手指要并拢,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系统检查有无肿块,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不要用指尖压或是挤捏,检查完乳房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是否有带血的分泌物。通过检查,如果发现肿块或其他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二、 早诊治
经过医生诊断,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如B超、红外线、钼靶、细针穿刺活检等),确诊为“乳房肿块”的,一般都需要手术切除,因为即便是乳房良性肿瘤,也有恶变可能。而如果是乳腺癌,也不必惊慌,如能早发现、早治疗,术后配合必要的综合治疗(如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同样能够得到根治。
说到手术,也许很多女性会有顾虑,毕竟谁都不愿意在自己的乳房上留下一道难看的疤痕。其实,如今的乳房肿块切除术一般都能结合整形技术,做到疤痕细小而且隐蔽。而麦默通微创乳房肿块切除术更是一种在国外已经普遍开展,国内逐渐兴起的好方法。它在乳晕旁、乳房皱劈或腋下等隐蔽部位划开不到0.5cm的小切口,在B超探头引导下定位乳房肿块,穿刺针通过小切口穿到肿块下方,通过真空负压吸引,边吸边切,不一会儿就可以将肿块切除,而且出血量极少,肿块完整切除后只需在小切口处缝合1针即可。万一肿块病理结果是恶性的,我们也可以在行乳癌根治术的同时进行一期乳房再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还了患者一份自信和一份女性的美。
那么,哪些人群易患乳腺癌呢?简单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遗传因素。母亲、姐妹、女儿等家庭成员中有患乳腺癌的人,其发病几率比其他人高出四倍。
二、 激素暴露史。即其生理周期的长短以及生育、哺乳状况,未曾生育、哺乳的妇女患病的几率高。
三、 饮食结构、生活节奏和情绪因素。长期情绪紧张、过渡劳累都会导致身体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增加得病几率。
四、 环境因素。辐射以及环境激素污染等是致使发病的诱因。
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在四十到五十岁左右,但目前有提前的趋势。这是因为中国女性更年期比外国女性提前,这一时期体内激素变化非常大。为此,专家建议,这一年龄女性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力争作到早发现、早治疗。
根据目前的认识,乳腺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其治疗方法和措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中药治疗也是一种选择。相信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更好的治疗手段必然会出现,乳腺癌将不再是一个令人害怕的“红颜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