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治疗的目标
- 作者:朱丽萍|发布时间:2009-02-28|浏览量:601次
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引起变化为目的的过程。这种过程发生在病人(或咨客)心理功能不良的背景下,目的是引起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变化。
病人前来就诊,为的是改变不合意的心理体验、行为模式或人际环境,甚至要求改变性格。精神分析以发现、解释潜意识冲突的方法而使病人从不必要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认知治疗注重矫正病人的信念体系;家庭治疗更关心症状在人际系统中的塑形和消退问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朱丽萍
每种治疗都有自己确定的主要变化目标。信念、形成信念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行为、压抑的过去经历和现在正产生着的自我体验、面对外部世界所做出的反应(如情绪、心理防卫机制、应对策略)和人际网络,都可以是变化的靶子。由于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心身统一性,以及人与环境的互相调适性,在一个靶子上引起的变化可能产生系统性的滚雪球效应。这些靶子仅仅是启动整体性变化的入口或导火线而已。在心理治疗中,重要的是在引起初始变化以后,如何扩大、加深变化,并使之成为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变化。
心理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激发患者的潜能,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促进患者人格成熟,缓解或消除症状是心理治疗的近期目标,而促进患者人格成熟则是远期目标。
心理治疗目标的确定也与不同的治疗师类型有关:行为治疗的治疗师希望达到的目标更多为外显行为的改变;认知治疗的治疗师要改变患者歪曲的认知;精神分析治疗师则要改变患者深层的心理。当然,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其适应症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