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生素知识(二):抗生素的分类
- 作者:褚瑞海|发布时间:2013-02-22|浏览量:735次
抗生素以前也称为抗菌素,因其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所以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也可以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潍坊市人民医院传染科褚瑞海
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
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的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因其具有对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毒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其结构与青霉素类的青霉环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噻唑环上的硫原子为碳所替代,且C2与C3之间存在不饱和双键;另外,其6位羟乙基侧链为反式构象。研究证明,正是这个构型特殊的基团,使该类化合物与通常青霉烯的顺式构象显著不同,具有超广谱的、极强的抗菌活性,以及对β-内酰胺酶高度的稳定性。如亚胺培南、比阿培南等。
(二)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如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如红霉素、白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六)糖肽类抗生素:主要包括: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后者在抗菌活性、药代特性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前两者。
(七)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加替沙星等。
(八)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
(九)抗真菌抗生素:分为棘白菌素类、多烯类、嘧啶类、烯丙胺类、氮唑类。
(十)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一)抗结核菌类:如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等。
(十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十三)其他类: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等。
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杆菌肽等。
其中,糖肽类和碳青霉烯类在严重感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