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卢水华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
医院: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科室:
呼吸结核科
-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
- 卢水华发表的论文
- 3月21日举行结核病义诊活动
- 2013年卢水华发表论文
- 我的微博
- 白岩松:医生的苦逼生活(转帖)
- 招聘人才!
- 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消灭结核病--...
- 世卫组织呼吁各国重视儿童结核病...
- 点击率过百万了!
- 抗结核治疗与肝损害
-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
-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
- 卡介苗接种 免疫缺陷儿童应禁忌
- 连续三天早上咳出血块,白天没有...
- 卫生部:我国结核病现状
- 世界卫生组织:耐药性结核病正处...
- 您的健康就是我的幸福!
- 机械通气的肺保护策略
- 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概要
- 二芳基喹啉TMC207治疗多重...
- 肺结核20年余,因不规范治疗,...
- 炎性肠病(IBD)的易感基因
- 作者:卢水华|发布时间:2011-01-30|浏览量:1119次
IBD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疾病,且基因异质性和种族差异十分突出。研究显示,在韩国人群中,CD14基因-159C/T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均相关;MST1基因的非同义突变与意大利人群的IBD易感性及临床表现有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C161T位点的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群UC相关;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基因过度表达与犹太人的CD易感性有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结核科卢水华 荷兰学者进行的大规模UC易感基因筛查研究备受关注,研究者对1455例UC患者和1902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发现了10个相关基因位点,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A、白介素(IL)-10、IL-23受体、JAK2等。U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肠组织中JAK2、MST1基因的mRNA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为目前寻找IBD易感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