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椎病的六大症状假象与治疗
-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究竟是什么
- 医院服务是什么
- 颈椎病不仅只是颈背疼
- 顾客理论
- 神经根型颈椎病概述
- 中医学优势
- 医学知识
- 内科病例书写十讳
- 看懂心电图其实不难
- 颈椎病发病情况有新发现
- 执业医师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 各大乡村医生的用药心得
- 刺血心得手抄本
- 诊断公式+辅助检查+治疗原则
-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
- 湖南省中医医院院长宣言
-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姜儒振在...
- 省卫生厅党组书记肖策群在全省中...
- 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君武在全省...
- 玫瑰糠疹
- 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七句话
- 医院院长的魅力在哪里
- 现代医院管理新课题:精细管理,...
- 现 代 医 院 管 理 永 续...
- 审视现代医院绩效管理
- 浅谈医院管理的策略及务实
- 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新视角
- 21世纪医院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 地震中逃生十大法则
- 对《论语》食养思想的现代诠释之...
- 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临...
- 推拿牵引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 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 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 辨疟病脉证并治
- 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 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 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 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 杂病例第五
- 伤寒例第四
- 六气主客第三
- 平脉法第二
- 伤寒杂病论序(桂林左德序)
- 伤寒杂病论序(张机序)
- 张仲景简介
- 阿胶
- 酒
- 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 作者:司马雄翼|发布时间:2008-04-09|浏览量:1282次
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面,则下阳明,甚则入脾;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中于侧,则下少阳,甚则入肝;病变不一,慎毋失焉。 岳阳市中医院颈肩腰腿痛科司马雄翼
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困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方
柴胡八两 芍药三两 枳实四枚(炙) 甘草三两(炙)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嗌干,善噫,咽肿,喉痹,脉浮洪而数,此风邪乘心也,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主之。
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方
黄连一两半 黄芩三两 麦门冬二两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病,四肢懈惰,体重,不能胜衣,胁下痛引肩背,脉浮而弦涩,此风邪乘脾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若流于腑,则腹满而胀,不嗜食,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方
枳实四枚(炙) 厚朴二两(炙去皮) 白术三两 甘草一两(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病,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嗌干,肩背痛,脉浮弦而数,此风邪乘肺也,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主之;若流于大肠,则大便燥结,或下血,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主之。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方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枳实四枚 芍药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方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枳实四枚 芍药三两 地黄三两 牡丹皮二两
右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病,面目浮肿,脊痛不能正立,隐曲不利,甚则骨痿,脉沉而弦,此风邪乘肾也,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柴胡四两 半夏二合半 人参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劈)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