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情况如何治疗
- 打胰岛素好么
- 2011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
- 左侧甲状腺叶实性占位,双侧颈部...
- 餐后血糖有点高,餐后三小时胰岛...
- 清晨脸部浮肿
- 缺钾了 身体不能动这是怎么回...
- 胰岛素的品牌有区别吗?
- 糖尿病治疗的“九字诀”
- 吃着二甲和迪沙为什么血糖指标还...
- 糖尿病喝二甲双胍副作用太大,喝...
- 关于初期糖尿病的控制
- 糖尿病,经常感到脚不舒服
- 碘131治疗之前应注意些什么
- 浮肿,四五年,先是腿部,最近大...
- 恳请专家指点
- 医患沟通从心开始,临床治疗以人...
- 滨州人需要补“补碘”吗?
- 透视医药病
- 糖尿病能根治吗?
- 慎重选用减肥药
- 药物治疗甲亢的新理念
- 无声无息的流行病??骨质疏松
- 老年人应重视脑保健
- 小心“医托”
- 作者:宋守君|发布时间:2010-01-24|浏览量:1224次
过去对"医"托不甚了解,只是从相关媒体上约略知道一点,但近来从我的几位病人身上我却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医"托的存在,"医托"的危害.我的一位长期随访的糖尿病患者,有三个多月没有消息,在纳闷之时,他的家属跑来告诉我病人昏迷了,血糖超过35mmol/L,后经我们医院全力抢救,方保全性命.细问才知道原来是上了"医"托的当,被热心地"推荐"至本市某中医门诊部应用其自制的祖传秘方"糖尿除"胶囊,我们细细"解剖"其秘方:其实只不过是一些不值钱的粉碎了中草药而已.现在医疗界有一种百试百验的骗术公式:中药+西药(粉碎后装胶囊)=祖传秘方.还有一位甲亢患者,在我们内科门诊碰到一位"热心"的大姐,好说歹说劝她到附近的一家诊所,夸口那儿不但药价比这儿便宜一半,而且老"神医"药到病除,还现身说法地说自己的甲亢就是在那儿治好的.善良的病人真的就信以为真,直到扔上千八百块而病情加重,才痛悔不已.花了冤枉钱不说,还耽搁了病情,你说亏不亏哦.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虽然各家医院都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但每天总能见到"医托"的活动.
"医托"的危害很多,而患者是其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辛辛苦苦地凑些钱被骗个精光,弄不好还搭上身家性命.医院是第二位的受害者,收入减少不说,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影响了医院的声誉.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杜绝"医托"现象呢?我觉得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广大患者应切实提高警惕,不认识的人切莫搭讪,人人都喜欢热心肠,但如果对方太"热心",就要想一想其中的蹊跷,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另外告诉您个小诀窍,不要买自制的"成药",而要拿方子照单抓药,而且凡事须要个字据,免得以后打官司没有证据.其次医院要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对那些频频光顾医院,挂号而不看病的"医托"要坚决清理,而且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前来就医的患者一进院就知道"医托"的危害.最后还要靠我们的执法部门出面治理,"医托"现象其实质就是诈骗,执法部门不但要打击"医托",也要对那些雇佣"医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去年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执业医师法>,行医不再是披个白大褂就能行的了,而必须要通过考试取得资格才行,对那些无证行医、非法行医的要坚决予以取缔,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医托”是一种社会丑恶现象,是社会转型期的畸形产物,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欺骗犯罪,只有像打蛔虫似的投以猛药,才可真正杜绝之。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