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彭阵雨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
医院: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
科室:
消化内科
- 结肠息肉
- 作者:彭阵雨|发布时间:2009-10-20|浏览量:339次
结肠息肉医学上根据其病理性质,又将其分为四种:①腺瘤性息肉,也有称大肠腺瘤,这里的瘤与息肉是同一意思。临床这类息肉最多,90%以上分布在直肠,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家族性息肉病等;②错构瘤性息肉,包括儿童性息肉、黑斑息肉病等;③炎性息肉,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痢疾等各种炎性肠道疾病引起的息肉;④增生性息肉,又叫化生性息肉。 结肠息肉的病情演变及转归,应根据其病理类别而定,腺瘤,由于可能为多发性或有癌变并存,而且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条件下,良性息肉样肿瘤都会发生恶变。因此,腺瘤直径大于2.5cm,或手指、器械触之较硬,或充血明显,或表面有溃疡,即应考虑有癌变的可能性,而其癌变的可能性应腺瘤性质和大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治疗:1.单个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检同时进行。2.多发息肉或息肉较大可行肛窥、肠镜进行电凝电切术。息肉有癌变应按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