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发性纤维瘤能要孩子吗?
- 乳腺癌免疫组化检测有何意义
- 自检与文胸选择
- 乳腺科普知识1
- 什么是易感基因?与乳腺癌相关的...
- 乳腺癌高危风险的妇女包括那些人
- 乳腺癌的病因
- TRAM皮瓣乳房再造术手术禁忌...
- 哪些患者适合乳房再造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因
- 乳房再造手术方式的选择
- 乳房再造时机的选择
- 2011年8月18日下午关于乳...
- 麦墨通微创手术后常见的情况及注...
- 乳腺常规检查
- 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的分组
- 什么是免疫组化
- 乳腺B超的原理和特点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技...
- 乳腺癌的危险信号
- 乳房自我检查的方法
- 乳腺癌化疗相关知识(二)
- 乳腺癌化疗相关知识(一)
- Mamotomme(麦默通)的...
- 乳腺疾病患者就诊注意事项
- 乳腺癌的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
- 如何防止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
- 乳腺癌综合治疗后应该做的事情
-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
- 作者:李文涛|发布时间:2010-06-29|浏览量:381次
1、非浸润性癌
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当癌瘤局限在乳腺导管或腺泡内,未见突破其基底膜时称非浸润性癌。
(1)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突破管壁基底膜。多发生于中小导管,较大导管少见,一般为多中心散在性分布。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李文涛
(2)小叶原位癌:发生于小叶导管及末梢导管上皮细胞的癌,多见于绝经前妇女,发病年龄较一般乳腺癌早5-10年。小叶增大,管、泡增多,明显变粗,充满无极性的癌细胞。小叶原位癌发展缓慢,预后良好。
2、早期浸润性癌
(1)小叶癌早期浸润:癌组织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小叶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范围内。
(2)导管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的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生芽、向间质浸润。
3、浸润性特殊型癌
(1)乳头状癌:发生于大乳管的上皮细胞,癌实质以有纤维脉管束或无纤维脉管束的乳头状结构为主者,可为非浸润性与浸润性乳头状癌。其浸润往往出现于乳头增生的基底部。
(2)髓样癌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切面常有坏死和出血,镜下可见大片癌细胞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以癌周边部更明显,一般认为是机体对肿瘤产生的抵抗。
(3)小管癌:发生于导管或小导管上皮细胞,是恶性度较低的一类型,预后良好。
(4)腺样囊性癌:由基底细胞样细胞形成大小、形态不一的片块或小染,内有数目不等,大小较一致的圆形腔隙。腔面及细胞片块周边可见肌上皮细胞。
(5)大汗腺样癌:癌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有时可见顶浆突起,胞核轻度到中度异型,形成腺管、腺泡或小乳头结构。
(6)粘液腺癌: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粘液腺化生的基础上,多见于近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妇女,尤以60岁以上妇女多见。癌实质中,上皮粘液成分占半量以上。粘液绝大部分在细胞外,形成粘液湖;偶见在细胞内,呈印戒样细胞。
(7)鳞状细胞癌:来源于鳞状上皮化生的乳腺导管上皮。癌实质全部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即可见细胞间桥和角化。若其他型癌发生部分鳞状上皮化生,则不在此列。
(8)乳头派杰氏病:又称乳头湿疹样癌,Paget(1874)首先描述此病。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认为其镜下瘤细胞形态具有体积大,胞浆丰富淡染,常呈空泡状,核较大,明显不规则,偶见核分裂象。
4、浸润性非特殊型癌
(1)浸润性小叶癌:小叶癌明显向小叶外浸润,包括小细胞型浸润癌。
(2)浸润性导管癌:导管癌明显浸润间质,但浸润部分不超过癌实质一半。若超过一半,则以浸润性癌的主要形态命名。
(3)硬癌:癌细胞排列成细条束或零散分布,很少形成腺样结构,纤维间质成分占三分之二以上,且致密。
(4)髓样癌:癌巢呈片状或团块状密集,可有腺样结构,癌实质占三分之二以上,间质可有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5)单纯癌;介于硬癌与髓样癌之间,即癌实质与纤维间质成分比例近似。癌细胞主要形成不规则的实性条束或小染,也可有腺样结构。
(6)腺癌:癌细胞大小尚一致,胞浆丰富,可有分泌,核深染,核分裂象多见,癌细胞呈腺管样排列,层次多,极性紊乱,缺少基底膜,在间质中呈浸润性生长,癌细胞亦可呈条索片块排列,腺管样排列需占二分之一以上。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