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杜宝俊主任医师 教授
-
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科室:
不孕不育中心
- 患者给杜宝俊大夫写感谢信
- 精液化验报告主要指标均不合格-...
- 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健康教...
- 经过认真调理,已受孕,坚持最重...
- 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健康教...
- 男性不育健康教育处方
- 义诊活动推迟通知
- 已经成功受孕
- 关于加号的通知
- 特别通知
- 不孕不育科义诊咨询活动通知
- 世界卫生组织WHO精液水平正常...
- 停诊通知
- 感谢信,密度、活力均快速提升
- 新增加门诊
- 预防胎停育必须了解的
- 关于益肾促卵汤中穿山甲的使用方...
- 提供给大家一个很好的基础体温的...
- 需与胎停育鉴别的疾病
- 胎停育的定义和诊断
- 中医如何辩证认知和治疗胎停育
- 胎停育后需做哪些检查?
-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与美国泌尿协...
- 最近研究:前列腺癌筛查还是不做...
- 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
- 男性不育指什么
- 临床女性不孕需要询问的问题
- 您听说过食疗方可帮助女性受孕么...
- 孕激素作用及不足如何治疗
- 雌激素功能、作用、及缺乏导致的...
- 3.月经前后诸症影响怀孕
- 2.闭经或痛经影响怀孕
- .月经紊乱影响怀孕
- 夏季要注意防止尿路感染
- 急性、慢性前列腺炎食疗
- 美国泌尿学会早泄药物治疗原则
- 前列腺炎分类
- 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患者健...
- 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治疗
- 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诊断
-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
-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
- 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
- 明确男性不育定义
- 取精提醒
- 采集精液注意事项
- 如何预防不孕不育
- 手淫危害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不孕不育小常识
- 流产后为什么易患不孕不育
- 女性孕前检查项目
- 停诊临时取消通知
- 您听说过食疗方可帮助女性受孕么...
- 可乐 不育
- 早泄饮食治疗
- 饮食习惯 不育
- 不育患者必读
- 生活小事情,帮您早日拥有小宝宝
- 周五改为特需门诊
- 停诊通知
- 不育患者必须挥手告别的生活方式
- 男,29岁,精子活动力低,应该...
- 基础体温测定意义,生育是双方事...
- 常见的炎症性不孕种类
- “胎停育”的诊疗和预防
- 男性不育症患者应该吃些什么?
- 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机的认识
- 作者:杜宝俊|发布时间:2012-06-10|浏览量:2097次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持续不排卵和雄激素分泌过多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种妇科常见内分泌疾病, 常见临床表现有月经不调、不孕、多毛、肥胖。中医历代文献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名记载, 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当归于“月经后期”、“闭经”、“经量过少”、“不孕”等范畴[1]。多囊卵巢综合征是20~40岁生育期妇女常见病,发病率约为5%~10% [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不孕不育中心杜宝俊
1、病因病机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多为内因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并有外因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侵袭,两者互为因果作用于机体,使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紊乱而致病,故临床以虚实夹杂证多见。笔者认为,肾虚为本病的基本病机,肝郁、痰湿、瘀血为其主要病机。
1.1 肾气亏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
《医学正传?妇人科》曰:“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气既乏,则经血日以干涸,渐而至于闭塞不通”。《妇人规》曰: “经候不调,病皆在肾经”,病因病理关系到肾及冲任。肾主生殖,肾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先天之本。中医理论认为, 月经的产生是天癸、脏腑、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子宫的生理现象。月经的基本物质是血, 脏腑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 精能生血, 血能化精, 精血同源而互相资生, 成为月经的基本物质。天癸是产生月经必不可少的物质, 而肾气的盛衰主宰着天癸的至与竭, 故《傅青主女科》曰“经水出诸肾”[3]。肾之阴阳充盛,是女子孕育的根本。肾气盛, 天癸至, 冲任通畅, 气血和调, 月事以时下。肾虚不能化生精血为天癸, 则冲不盛,任不通,诸经之血不能汇集冲任而下, 血脉不盈则形成月经失调和不孕。正如《圣济总录》曰“妇人无子, 由于冲任不足, 肾气虚弱故也。”同时,肾精亏虚也使卵子缺乏物质基础, 难以发育成熟,中医认为卵子是肾中所藏之“阴精”,卵子的发育与成熟与肾精的充盛密切相关,肾阴是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卵子发育成熟的前提条件。此外,肾阳亏虚既不能鼓舞肾阴的生化和滋长, 又使气血运行无力而瘀滞冲任胞脉,更使排卵缺乏原动力。卵子能正常排出依赖于肾阳的鼓动作用,以使冲任气血调畅,动力充盛排出卵子,故肾虚是排卵障碍的根本原因[4]。
肾虚还可进一步导致气血阴阳的失调。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煦子宫;或者寒湿滞于冲任、胞宫,均不能摄精成孕。同时,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及蒸腾五脏精津,则聚集为水湿,日久成痰;或者不能温养血脉, 血得寒则凝而致瘀。素体肾阴不足或后天耗伤肾阴,天癸乏源,冲任亏虚;或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胞宫,亦不能摄精成孕[5]。
1.2肝气郁结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妇科要旨?种子》曰:“妇人无子,因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由内有七情之伤。”《傅青主女科》言:“女人善怀多郁,肝经一病……艰于生育。”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恶抑郁,若素性忧郁或因七情六欲纷扰, 致使肝失条达, 疏泄失常, 气机郁结,则气滞血瘀, 冲任不能相资, 胞宫血海不宁, 导致月经失调、不孕或痤疮、多毛等。肝失疏泄,气机失调,血脉不畅则发生闭经、月经迟发。《医学真传?血》言:“盖冲任之血,肝所主也。”气滞血瘀,则阴血下注胞宫无时或瘀阻冲任,血不归经,而发为“月经后期”“闭经”“崩漏”,冲任瘀阻,阻隔精卵,又成不孕。《妇人规?子嗣类》说:“情怀不畅,则冲任不充,则胎孕不受。”[6]
另外,《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肾藏精,藏血与藏精的关系,实际上即是精和血之间存在的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故精血同宗,肝肾同源。《张氏医通》曰:“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且月经是精血藏与泄协调的结果,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言:“主闭藏者肾也, 主疏泄者肝也。”若肝之疏泄与肾之闭藏之间的关系失调, 会导致女性月经失常。此外,肝为风木之脏,易横乘脾土, 脾失健运, 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之邪, 聚饮成痰, 痰浊内生。痰湿壅塞胞脉胞宫,则不能摄精成孕;壅于肌肤则肥胖、多毛。故《济生方》曰:“若三焦气塞, 脉道壅闭, 则水饮停聚, 不能宣通, 聚而成痰饮, 为病多端。”
1.3脾虚痰湿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关键
《丹溪心法?子嗣》云:“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清溢,闭塞子宫。”《万氏妇人科?调经章》曰:“肥人经水来少者,责其痰碍经隧也”。《女科经纶》引程若水说:“妇人经水与乳,俱由脾胃所生”,说明脾胃在月经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脾气健运,血循常道,血旺而经调。反之,“脾为生痰之源”,若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或劳倦思虑过度,伤及脾脏,脾失健运,水精不能回布, 反化为饮, 聚湿生痰,气机不畅, 冲任不通, 生化机能不足, 痰湿脂膜下注,蕴滞胞宫,则见经少、闭经、不孕等;或痰湿脂膜积聚,蕴结体内,浸渍四肢、肌肉,则形体肥胖,多毛。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一个临床表现就是肥胖, 而肥胖的主要发病原因即为痰湿停聚, 痰湿的产生与脾肾阳虚有关[8]。《名室秘录》云:“痰气盛者,必肥妇也……难以受精。”脾正常运化水湿之功依赖于肾阳的温煦, 若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 则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湿聚成痰,停于少腹胞中,而致卵巢增大, 包膜增厚。故《妇人规》曰:“痰之本,经之源,为肾所主。”《景岳全书?痰饮》言:“痰涎皆本气血,……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女科切要?调经门》云:“ 肥白妇人,经闭而不通者, 必是痰湿与脂膜壅塞之故。”
1.4瘀血内阻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诱因
《医林改错》言:“元气既虚, 必不能达于血管, 血管无气, 必停留而为瘀。”女子以肾为本,以血为用, 若肾气不足, 则肾精不能化生为血, 冲任不充, 血脉不盈而致血虚;
另一方面, 肾气虚弱无力推动血行, 血行迟滞而成瘀[9]。还可因肾阳不足, 阴寒内生, 寒凝经脉,血脉不得温养凝滞而致瘀;或因肾阴亏损, 津液不足,虚热内生, 煎灼血津,血液稠滞而成瘀。《诸病源候论》云:“月水不通,久则血结于内生块,变为血瘕,亦作血?。”瘀血阻滞,冲任不畅,血海不能如期溢满或血不得下,则见月经后期或月经停闭;也可造成血不归经而妄行或瘀阻胞宫则可见崩漏或不孕。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
[2] Norman RJ,Wu R,Stankiewicz MT.4: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 Med J Aust,2004,180(3):132-137.
[3]刘丽清, 刘��� 雁, 曹��� 娟.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及证治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26(1):58.
[4]田小翠,王翠霞.从肾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解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 2 (7):123-124.
[5]任文凯,马其江,李淑玲.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1),:89-92.
[6]杨雪萍.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肝肾相关说[J].河南中医,2012,32(2):144-145.
[7]任文凯,马其江,李淑玲.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1):89-92.
[8]田颖,张晓凤,杨鉴冰.浅谈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机与辨治的认识[J].现代中医药,2006,26(6):42-44.
[9]张 锁,吴效科,侯丽辉.痰湿病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浅析[J].陕西中医,2008 ,29 (3):315-316.
[10]刘东平,徐海燕.多囊卵巢综合征证治特色[J].河北中医,2011,33(4):534-541.
[11]谢桂珍,周卓秀.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临床研究概况[J].广西中医药,2002 ,25(4):4-5.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