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囊坏疽的诊治体会
- 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
- 脉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 痔疮先进疗法----无痛微创手...
- 下肢静脉血栓最先进的治疗方法
- 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治疗
- 糖尿病足诊断与治疗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 张智茗个人简介
- 中医外科简介
-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简介
- 血必净治疗阴囊坏疽疗效观察
- 阴囊坏疽的诊治体会(附19例报...
- 甲氰咪胍联合左旋咪唑预防肛门尖...
- 手术切除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 益肾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
- 综合康复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及...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痛腹泻型肠易激...
- 消癖散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3...
- 莫沙比利联合聚二乙醇地衣芽胞杆...
- 中西医结合治疗豫尿病足36例临...
- 中西医结合预防尖锐湿疣术后复发...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 山莨菪碱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
- 白芍总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风...
- 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肛门部...
- 血必净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 老年患者肛肠病围手术期处理
- 贝复济联合太宁栓保留灌肠治疗慢...
- PPH联合套管针电凝术治疗老年...
- 股动脉介入置管输液泵持续给药治...
- 阴囊Paget病26例分析
- 西洛他唑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
- 玉屏风散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 作者:张志明|发布时间:2011-12-23|浏览量:1174次
本文刊于四川中医22卷9期
提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玉屏风散联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外科张志明
合阿昔洛韦片口服;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两组疗程均为15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
92.2%,对照组72.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止疱、结痂时间上均短
于对照组(P<0.05);止痛、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O.01);后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
组(P<0.05)。结论:玉屏风散联合西药应用于老年带状疱疹的治疗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老年带状疱疹 玉屏风散 阿昔洛韦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且半数以上出现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部分病人在皮损
消退后遗有后遗神经痛。为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率,笔者应用玉屏风散联合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老年带状
疱疹,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88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均符合带
状疱疹诊断标准幢J。其中男101例,女87例;年龄50~
83岁,平均65.6岁;病程2~7天,平均3.8天。所有病
例均具有典型的带状疱疹临床表现,并且均为局限型带状
疱疹(不包括其它特殊类型),无并发症,均未采取其它临
床治疗。除外治疗不能耐受者,未能坚持全程治疗者,有
明显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全身衰竭者。皮疹分布:胸部
101例(53.7%),腰腹部50例(26.6%),四肢33例
(17.6%),头颈部4例(2.1%)。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
疗组103例,对照组85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一
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玉屏风散:黄芪309,白术、
防风各159,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同时口服阿昔洛
韦片0.2,/0;,5次/13,连续15天。对照组单服阿昔洛韦
片,剂量、疗程同治疗组。两组治疗期间均同时交替外用
炉甘石洗剂及0.1%无环鸟苷眼药水。治疗15天为1疗程,
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
1.3 观察项目 (1) 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头痛、
纳差等。(2) 局部症状:皮肤瘙痒、灼热、疼痛的性质及
程度等。(3) 皮疹情况:红斑、水疱的面积,水疱的簇数,
每簇个数及平均数。(4 ) 炎症程度:脓疱、血疱、糜烂、
结痂。(5) 淋巴结肿大。(6) 止疱、止痛、结痂、痊愈的
时f司。(7) 后遗神经痛l作为观察的项目,但不作为痊愈
指际。(8) 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生的时间、程度、
持续时间、转归。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中、治疗结束后详
细记录上述各项情况。
1.4 疗效标准 13 J 痊愈:为疼痛消失,皮损消退>90%;显
效:为疼痛基本消失,皮损消退>75%;好转:为疼痛减轻,
皮损消退>50%;无效:为疼痛减轻不明显或皮损消退<
50%。痊愈率加显效率为有效率。无新疱出现,原水疱开
始干涸为止疱;疼痛消失或较前明显减轻为止痛;疱疹完
全干涸结痂为结痂;皮损完全消退30天后局部仍疼痛不止
为后遗神经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样本均数差别t检验,百分比资料
用誓检验。
2 结果
两组止疱、止痛、结痂、痊愈时间见表1。经统计学
处理,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1)。治疗结束
时疗效结果见表2。治愈率治疗组36.9%,对照组28.2%;
显效率治疗组55.3%,对照组44.7%。两组有效率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30天,出现
后遗神经痛者治疗组6例(5.6%),对照组11例
(12.9%),两组比较,经上述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0.05)。
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表1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X±S)天
表1 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X±S)
组别 |
例数 |
止疱时间 |
止痛时间 |
结痂时间 |
痊愈时间 |
治疗组 |
103 |
3.7±1.5 |
3.1±1.3 |
5.7±1.6 |
14.1±2.2 |
对照组 |
85 |
4.5±1.7 |
4.3±2.7 |
6.6±2.0 |
17.1±2.5 |
P |
|
<0.05 |
<0.01 |
<0.05 |
<0.01 |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显效 |
好转 |
无效 |
有效率 |
治疗组 |
103 |
38(36.9) |
57(55.3) |
8(7.8) |
0 |
(92.2)※ |
对照组 |
85 |
24(28.2) |
38(44.7) |
23(27.1) |
0 |
(72.9) |
注:※P<0.05
3 病案举例
例1.李某,女,56岁,2003年5月6日来诊。1周前
开始左胸背部灼痛,5天前该部起小红斑,迅即生成小水
泡,刺痛加剧。在外院诊为“带状疱疹”,予肌注维生素
B】、B12治疗,疼痛不缓解。伴心烦口苦、尿黄、大便干。
体查:左胸背部沿胸5?6肋间神经分布区可见簇集成带状
分布的粟粒至绿豆大水疱,疱壁紧张,多数疱液澄清,少
数为血疱,基底部有水肿性红斑浸润。舌红、苔黄,脉弦
滑。西医诊断:带状疱疹。中医诊断:缠腰火丹。中医辨
证:肝胆湿热蕴结,气血瘀滞。方用玉屏风散:黄芪309,
白术、防风各159,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同时口服阿昔
洛韦片O.2/次,5次/N;局部交替外用炉甘石洗剂及0.1%无
环鸟苷眼药水。治疗10 Et,水泡大部分干瘪,红斑已消退,
肿胀减轻,仍有刺痛,伴口苦纳呆,二便调,苔薄白,脉弦。
继续治疗5天,皮损干燥脱屑,症状全消而愈。
例2:王某,男,52岁,2003年5月25日来诊。头面
部起水疱,疼痛5天。5天前头面出现颗粒状水疱,刺痛
兼瘙痒。初起于左前额出现红色小颗粒,并伴有针刺样疼
痛,逐渐增多,形成水疱,且向头顶及左眼睑蔓延,左眼
红肿、流泪,视物不清,周围皮肤肿胀,灼热。于当地医
院诊为“面部带状疱疹”,经注射维生素及抗生素治疗,效
果不显,继续扩展。胃纳不佳,头晕,口苦,大便干,二
日一行,小便短赤。体查:左侧前额及左上眼睑大片潮红
肿胀,面积约10cm×8cm,上有高粱粒至黄豆大红色疱疹,
集簇成群,呈带状排列;左眼球结膜充血,眼睑浮肿;左
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明显;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数。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中医诊断:蛇串疮。中医辨证:湿
热内蕴,肝火挟湿上犯。方用玉屏风散:黄芪309,白术、
防风各159,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同时口服阿昔洛韦
片0.29做,5次/日。局部交替外用炉甘石洗剂及0.1%
无环鸟苷眼药水。治疗5日后头面部浮肿已明显消退,部
分皮疹形成脓疱或显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上覆淡黄色渗出
及结痂,疼痛减轻,未见新生皮疹。继续治疗5天,头部
前额及左上眼睑渗出停止,糜烂面出现新生上皮,红晕浮
肿已全部消退,疼痛已除,微有痒感。再治5日,患部皮
损全部消退,仅遗有少量淡褐色色素沉着,疼痒尽除,两
目视物清楚,临床痊愈。
4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
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载的“缠腰火丹”、
‘鼍它串疮”、“蜘蛛疮”等相类似。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
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
结,兼感毒邪而发病。因此,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湿、热、
毒三个方面。自然病程一般为2~3周,但部分老年、体弱
患者可遗有后遗神经痛,严重者此种疼痛可长达数月至2
~3年,极少数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致皮疹泛发【4J。现代研
究表明,带状疱疹的疼痛及后遗神经痛与患者体内病毒的
增殖、体内病毒抗体滴度、侵犯神经的受损程度等有关bj。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逐渐衰退,自身抗病毒能力下
降,病毒在体内易于繁殖,病毒繁殖本身又进一步破坏了
身体的免疫机能,使炎症易于恶化,皮肤神经的受损程度
加重,这也是老年人易患此病且临床表现严重的原因。因
此,带状疱疹的治疗不仅要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而且同
时要保护并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
效果,老年患者则更应如此。
玉屏风散出自元?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由黄芪、白
术、防风等组成,是中医扶正固本的经典方剂。近年来研
究发现玉屏风散在免疫方面有广泛影响,其对体液免疫有
保护作用,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不仅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还有较强的保护作用【6,引,对T细胞功能也有一定的保护
作用[7|,且具有双向调整性免疫药理活性[6,8,9|,其安全性
限度检测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6,10,11】,在临床上已广泛应
用于表虚自汗,易感风邪的诸多病证,但尚未见有用于治
疗带状疱疹的报道。作者将其应用于治疗该病的依据在于,
带状疱疹由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致,即湿、热、毒为其病
因,老年人体衰气虚、免疫功能低下,而玉屏风散具有提
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且方中黄芪补气升阳、托毒生肌、
利水退肿,白术健脾益气、燥湿,防风祛风胜湿、解痉止
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具有抑制病毒增殖和提高机
体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12,13J,它可以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
能力、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及NK细胞活性等作用,具有调
节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功能,因此,应用于老年带状疱疹的
治疗尤为适宜。陆德明应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临
床疗效和预防后遗神经痛均取得一定效果¨41。白术能增强网
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且能明显增加
IgG的含量,强壮身体,提高机体抗病能力㈣;防风水煎剂
给小鼠灌服,能显著提高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
数,且能明显提高其疼痛阈而起镇痛作用【15j。
参考文献
[1]俞蕙,朱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研究现状.
中国计划免疫,2001,7(2):119~122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北
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81~282
[3]孙艳,李涛,徐国梅.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200例疗效
观察.中华皮肤杂志,2000,33(1):66
[4]陈凯,蔡念宁.皮肤病中医特色治疗.沈阳:辽宁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1:97~100
[5]Schmader K.Herpes Zoster in elder adults.Clin Infect Dis,
2001,32(10):1481~1486
[6]汶医宁,史传道.玉屏风散的药理研究进展.中成药,
1993,15(9):38
[7]李淑贞,赵温利,曲迅,等.玉屏风I:1服液对免疫抑制
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中成药,1992,14(3):26
[8]李军.玉屏风散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近况.浙江中医
杂志,1998,(6):281
[9]易宁育,姚渭珍,君忠铭,等.中医扶正方剂玉屏风散
的药理研究Ⅱ一对免疫功能双向调节作用有效组分的探讨.上海
免疫学杂志,1983,3(2):82
[10]黄泰康.中药方剂现代研究大典.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309
作者单位:476100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外科
通信作者:张志明,Email:zhangzhiming20726@126.com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