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玉顺主任医师
-
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心血管内科
- 西北首例经皮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在西安获成功
- 作者:张玉顺|发布时间:2011-05-18|浏览量:749次
1月11日,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张玉顺教授、成革胜主治医师及数字减影室工作人员成功为一例患有主动脉缩窄患者实施西北首例经皮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手术,治疗该患者的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获得了成功。
患者是一位年轻的病人,23岁,陕西韩城人,发现高血压1年余,双上肢血压最高时达190/110mmHg,服用降压药血压难以控制。曾多次到其他医院就诊,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左室肥厚、扩大,诊断为主动脉缩窄,建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没有接受。 到西安交大一附院后,医生们通过多次讨论决定使用新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张玉顺
主动脉缩窄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1760年首次发现,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多见于男性,此病较为凶险,单纯主动脉缩窄患者平均自然寿命仅40岁。既往此类患者的唯一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开胸后切除缩窄部位的血管,采用血管端端缝合或人造血管吻合,手术风险较大,患者死亡率高,再狭窄2次手术死亡率高达10%,术后易出现并发症。
此次手术运用新型主动脉缩窄覆膜支架有血管内扩张狭窄段和内膜覆盖撕裂片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血管内膜破裂、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作为一项新的治疗技术,由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中操作精度要求高,全国仅有少数大型医院能够实施,每年能够开展的例数也相当有限。为了确保此项介入手术成功完成,张玉顺教授术前认真分析病情,制订了严密的手术计划,为患者成功实施了覆膜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四肢血压恢复正常,康复状况良好,手术圆满成功。
该项技术填补了西北地区此类手术的空白,为主动脉缩窄的患者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又安全的治疗手段,也为今后进行同类手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