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索马(Musoma)的生活
- 作者:王爱亮|发布时间:2011-06-05|浏览量:805次
木索马(Musoma)的生活
??援外医疗队生活纪实
王爱亮
光阴似箭,时光像流水一样飞逝。转眼间,在坦桑尼亚的生活已经一年了。回过头来,打开思绪的大门,在美丽的木索马度过的日日夜夜又像潮流般涌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王爱亮
虽然是在美丽的维多利亚湖畔,有着四季如春的季节,美丽的鸟儿伴歌,温顺而又与人相处和谐的动物陪伴,但医疗队的援外生活是艰苦的,即使是在国内看起来的小事,在这里因为落后,我们都要付出很多倍的艰辛。因此,有着国内培训时的充分的思想准备的我们,从飞机在坦桑尼亚机场一落地,就开始了艰辛但却坚实的每一步。有条不紊的、沉着的迎接着扑面而来的每一个难题、每一次挑战。每一次奋斗,每一次胜利,都充满了艰辛和欢笑。
在我们到达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第一夜,我们就领略了非洲蚊子的厉害。傍晚,站在外面,蚊子像雨点一样到处飞,有时会直接碰到你的头上,稍不留神,就在你暴露的皮肤上叮上一个大包。第二天早晨几乎所有队员都发现,在身体贴近蚊帐的皮肤上,都留下了蚊子的多次“亲吻”。而且在后来的三天里,蚊子叮咬的地方奇痒不止,三天后留下很多自己的抓痕后才逐渐好转。也正是因为我们初来乍到的不小心,让这些蚊子在我们身上种下了祸根??疟疾。我来到木索马的第五天就患上了疟疾,全身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心慌、低热、寒战、失眠,因为是在和上一届队员交接过程中,他们很有经验,在医院查完血以后,静脉点滴了五天的抗疟药后好转。在后来的三个月里,我们的队员纷纷倒下,都多次患过疟疾。至今,每个人多少不等,一般患疟疾在4?9次。其中,刘大夫有两次最厉害,晚上发病,高热寒战,无法起床,无力气告知其他队员,直到第二天早晨,我们吃早点时,发现一向早起的他一点动静也没有,把门撞开,才发现他正在床上虚弱的直流汗。但是,我们现在学会了预防和保护,室外活动穿长袖衣服、暴露部位涂抹风油精、让每个部位都处于运动中,夜晚减少外出,参加体育活动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最近的几个月,队员患疟疾频率大大减少了。
我在国内的时候,就很害怕蛇。来之前非常担心屋里会进来蛇,曾在网上看了很多斗蛇的方法。来了之后,看着房屋的密封性还算满意,再加上我们定期清理了房屋周围的杂草,起初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后来才发现小心谨慎很有必要。一次,我们的女队员去厨房拿东西,发现窗台上有条毒蛇,当时就惊叫起来,我们都跑了过来,不幸的是,大家都怕蛇,没有一个敢上前。远远的用开水烫,烫不死,蛇来回乱跳,我也有些毛骨悚然。可是总得除掉它,我只好硬着头皮,拿了铁锨,鼓起勇气,走进厨房,瞄准蛇头,一下子铲下去,然后就往外跑,后面听到大家鼓掌,谢天谢地,我一下铲死了那条蛇,虽然还没完全回过神来,但我为又一次战胜自己感到兴奋。还有几次,有惊无险,老刘在晚上外出急诊回来开门时蛇落在了他的头上。我有一次,夜间两点做完手术回来,在门口的台阶上差一点踩在两条蛇的身上。幸运的是,我们都没有受伤。
土蜂和蝎子,这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可是在这里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我们的一间厨房,顶棚糊满了报纸,上面很多像虫子咬的窟窿,盛洗涤剂的小盒子里经常有很多死了的土蜂,都很纳闷,却没在意。发生了后来的事情才渐渐明白是怎么回事。有一天,老刘在刷碗,被一群土蜂突然袭击,蜇伤了两个胳膊、头和脖子。我们用止血钳拔除了扎在上面的蜂刺,只做了简单包扎。可是后来两个胳膊和脖子,还有淋巴结都明显肿胀,头痛头晕得厉害,肌注了中和毒素的激素,口服了可以中和蜂毒的季德蛇药,还有抗生素,三天后才逐渐好转。后来,每一位队员都先后遭受了袭击。我们只好对土蜂宣战,用汽油烧、用水泥堵、用灭蚊药喷、加强顶棚密封……,可是,虽杀死了大多数土蜂,但因为蜂窝在屋顶和顶棚之间,除非把屋顶拆了,否则很那消灭干净。我们现在还在坚持着战斗,同时商量更好的对策……。还有就是蝎子,这里的蝎子很大,黑色的,一般和圆珠笔差不多长,毒性很大,有一次,一只大蝎子掉在了队员老吕的床上,幸亏是夜里八九点钟,他正在上网,没睡,才躲过了。
作为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的维多利亚湖,以她无穷的的魅力向木索马人展示了她的美丽,为木索马人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美味的鱼肴,使木索马人免遭干旱之苦并带给他们富足。但是,也正是这维多利亚湖的湖水,又夺走了多少木索马人的健康和生命。因为湖中有大量的淡水螺,所以,湖水不能游泳,但很多木索马人并不知道,因为在里面游泳、打渔、洗衣服等,不幸染上了血吸虫导致的很多疾病,如肝硬化、门脉高压。我在门诊,经常接诊这一类的病人,深深为之感到痛惜。也正是因为湖水,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风险。因为我们用的水都是从湖里抽上来的,木索马水厂的净化措施几乎没有,我们只好在屋顶放了两个储水大罐,每天由值日的队员上水到罐里,储存、澄清后才能用,但由于清洗困难,所以,洗衣服时经常会在脸盆中见到游动的蚂蝗,所以用水时要特别小心。所有洗澡、洗脸、刷牙等的用水要烧开后用,饮用水要烧开十分钟以上才能饮用。皮肤受伤破损了就只好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用水。遇到下雨、刮风的日子,即使澄清了,水也是黄色的,带着很强的鱼腥味。
在网上,和国内的朋友聊天时,提到这里经常停电,他们感到不可思议,感觉太落后了。是的,在国内,停电的时候很少,或者说几乎不停电。但是,在木索马,甚至整个坦桑尼亚,因为电力资源很受限制,停电是很常有的事。每一个单位,包括医院,都有一张政府排好的各区轮流停电时间表。在木索马的医疗队驻地,因为液化气昂贵而且难以买到,我们全部用电炉子做饭,如果停电,只好在院子里生木炭炉子做饭。前一段时间,在国内的新闻上可以看到,非洲遭遇有史以来的大干旱,坦桑赖以生存的水力发电厂大部分都停了,日常用电难以保障,我们的生活非常困难。还好,原来被难以点燃的木炭炉子呛得直流泪的我们,现在都学会了很快的升起炉火。现在雨季来了,停电少了,我们的生活又变得轻松多了。最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国家知道了医疗队的艰难,已经批示为医疗队驻地配备柴油发电机,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筹划如何安装发电机路线。我们很快就可以宣布上几届医疗队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贝?木炭炉子,可以光荣退休了。
在国内,理发并不难,随便找家美发店就行了。但在木索马,因为生理上我们与黑人的差别,所以,他们的美发沙龙都不能为我们理发。来坦桑之前,我们都做好了准备,我还特意到美发店请教了美发师,怎样才能简单易行的解决理发问题。来到木索马一个多月,需要理发了,拿着电推子和剪刀,在手术台上用剪刀娴熟的我怎么拿都感觉生硬和别扭,总怕深浅难以掌握,于是走一条稳中求生的道路,一点一点的剪,一边剪还要一边反复琢磨、对比、相互鼓励,等理完才发现整整用了一个半小时,还累得全身是汗,腰酸胳膊痛。不过端详着自己的第一次理发杰作,虽然有些坑坑洼洼,还是有些满意,我又学会了一门手艺。现在,我们都已经很娴熟了,理一次发,三下五除二,最多20分钟就能完成,而且很有型。
不仅要做理发师,还要做厨师。每一届医疗队到坦桑都要过“三关”:生活关、语言关、习俗关。我们刚到木索马的日子里,整整一个星期,我们要和上一届医疗队交接,所以暂时住在旅馆,这里的旅馆清一色西餐,大家都吃不惯,总觉得吃不饱,再加上语言还没有适应,也很难点到可口的饭菜,等交接完的时候,大家都看上去很疲惫、憔悴、面目消瘦。都决心到了驻地,好好的整一顿中国饭菜吃吃。等进了驻地才发现,无论是配料、蔬菜的种类、还是厨具都非常有限,再加以做饭的水平都很有限,所以,做出来的饭菜大部分很难合口味。一个月下来,大家的体重都掉了很多,5?10斤不等,抵抗力下降明显,疟疾的发病率增多。但我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相互之间交流,摸索,跟电视学,上网查资料,我们现在都学会了蒸馒头、蒸包子、包饺子、干面条,炖鱼、做汤、炒菜等几乎每一个队员都会炒几个像样的菜肴。几个月后,大家都兴奋得宣布,我们的体重不再下降了。抵抗力有了好转。邻居们、医院的医护人员都知道中国的饭菜很可口,花样繁多,特别是尼雷尔的侄孙女吃了我们的水饺后,专门带了面、蔬菜和猪肉到我们驻地要拜我们为师,学做水饺,当她的父母吃上中国的水饺时,专门拜访了我们并表示感谢。我们也因为传播了中国的饮食文化而感到高兴。
在坦桑,由于干旱、虫灾、动物破坏等,蔬菜的产量很有限。比较多的就是胡萝卜、土豆、洋葱,绿色蔬菜很少。在最初到木索马的日子,因为蔬菜的摄入量很少,大家都出现了维生素缺乏的一些症状,早晨刷牙,牙龈老出血,大便干结。于是,我们开始了自力更生生活。虽然我们都对种蔬菜没有什么经验,但我们还是做了大量的试验种植,最初,因为非洲的太阳暴晒下,土壤温度高,自己带来的还有花很多钱买的种子出芽率很低,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大家都很焦急,等和当地的菜农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后才知道,要在有荫凉的地方先育苗,然后再将苗子挪开,初期还要遮荫。就这样,我们种出了西葫芦、章丘大葱、白菜、萝卜、茄子、苦瓜、辣椒、芸豆、西红柿等二十多种蔬菜,虽然虫害严重,鸟儿也来争食,但我们队员们生活所需的蔬菜能够自给自足了,就连我们的邻居尼雷尔侄子家、饮料厂的老板、电脑公司经理Damas也都吃上了中国的蔬菜。
在木索马,因为有了艰苦的环境,非常有限的条件,潜在的危险,才显得生活如此有挑战性,才显现出苦中之乐的美丽所在。正是经历着重重困难的考验,才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的分量,才更加深爱有着优越条件培育自己的医院,更加深爱着能够伸出双手援助非洲的伟大的祖国。每当站在困难面前,我都默默的在呼喊,我是木索马的附院人,我是木索马的山东人,我是木索马的中国人,灿烂的微笑就在前面,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