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索马的声音
- 作者:王爱亮|发布时间:2011-06-09|浏览量:1044次
木索马的声音
王爱亮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
中国驻坦桑尼亚第十九届医疗队员
初到坦桑尼亚的木索马,有很多东西让我着迷,蓝蓝的白云,如画的风景,维多利亚湖湛蓝的湖水,迷人的非洲风情……但最让我时时沉醉和痴迷的要数木索马的声音。
浪声。你可能听过大海惊涛骇浪的声音,你也可能听过河流中波浪拍打岸边的声音,但你却很难得来非洲享受维多利亚湖畔那迷人的浪声。记得我们医疗队经历了近24小时的飞行从祖国来到木索马时,第一夜,躺在Afflix宾馆的软软的床上,是维多利亚湖的婆娑的浪声,洗尽我一路的征尘和疲劳,伴我进入那带有高高的棕榈树、细白温柔的沙滩、翱翔着群群白鹭和鹈鹕的湖面的美丽的梦乡。当柔和的朝阳探进我的窗口,又是维多利亚湖沙沙的浪声将我轻轻的拍醒。懵懵懂懂,我穿着拖鞋,就漫步在宾馆旁的沙滩上,当细沙轻抚我的脚趾,湖面的凉爽的风儿掠过我的脸颊,湖边惊起的白鹭翱翔,我才发现美丽的梦乡原来就在这眼前。望着这无尽的湖面,心地滋生出无尽的爱意,仿佛她压根就是要伴我日日夜夜入眠的情侣。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王爱亮
鸟声。童话里描述的夜莺曾经征服了一方百姓,甚至身在皇宫的皇帝。有人说鸟儿会唱歌。对这些,在国内,虽然去过百鸟园,去过很多风景区去欣赏,但都没有很多体会。可是,当我来到木索马,在四面绿树成荫的驻地,每天清晨醒来,我会躺在床上,静静的欣赏这无数种鸟儿合奏的圆舞曲,有鹰的犀利,鹈鹕的浑厚,黄鹂的清脆……你可以在这美妙的大自然的声音里让你的想象展翅飞翔。漫步在自己的菜园里,融合在鸟儿中间去陶醉时,才领略到美妙的自然之声之后是坦桑人民对大自然无尽的爱。他们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所有的鸟儿是他们的生活伙伴和朋友,受法律的保护,没有人去猎杀它们,他们始终是融合在一起的。在湖边,你可以看到,一群鸟儿站在渔民的中间,啄食渔民扔来的小鱼,水、人、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小的餐馆旁,有一米多高的鹈鹕站在那里啄食店主扔出的垃圾。在驻地旁,每天都看到有些白鹭伴着牛和牧牛小孩在夕阳下漫步。在这里,你会真正体会到,动物和人类的和谐相处。
雨声。雨声是木索马人,坦桑人,甚至整个非洲的人们喜欢听到的。经历了旱季的严酷无情,没有表情的面孔看着草儿在发黄、一只只野生动物因为干旱没有足够的食物而倒下,甚至因为干旱没有足够的木薯而倒下的黑人……深知那一声霹雳响彻天空带来的是什么――那是久违的雨声,是赋予大自然生机的甘泉,是饥渴的人们重生的的希望。我更喜欢雨声,是因为我们在坦桑的这些日子经历了非洲历年来的最严酷的干旱,当我看到营养不良而又多病的黑人朋友跨进我诊室的门槛,我愿倾我所有去帮助每一个。虽然我并不富裕,可是我愿尽我微薄之力帮助我所遇到的每一个困难的黑人朋友。我把我的皮鞋和T恤衫送给了我们衣衫褴褛的看门人Charles,我的两双拖鞋送给了光着脚扫地的清洁员,我把种出的蔬菜送给邻居。最近到了雨季,我因为重型疟疾病到了,乏力、恶心、头痛等症状折磨我夜夜难以入眠,可是一场倾盆大雨却送我进入了梦乡。我愿多一些雨声,因为它会带给人们最大的快乐,他是黑人朋友心中最美丽的乐章。
机器声。有人可能感到奇怪,那是噪音,那有什么好听的。可对于我们,临家水厂的机器轰鸣却是陪伴我们的美丽乐章,也是晴雨表。但你闲下来,睡前,或睡醒后,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注意到它,当听到它,我们会心安,会安然入眠,会醒来有个好心情。因为听到它,就意味着木索马有电、有水。没有它,就意味着有停电停水了。我们就只好去湖里抬水,自己生锅灶做饭,也不能通过网络和家里联系,医院里无法进行正常手术,病人的生命就受到威胁。虽然维多利亚湖的水有的血吸虫病的危险,我们却很乐观,狠狠的烧,多烧一会儿就解决问题了。所以,大家都喜欢那轰鸣的机器声。
问候声,笑声,超重低音。黑人很有礼貌,乐天之派。无论你在哪,都会听到他们那亲切的问候声,朗朗的笑声,还有那让你都摇摇欲试的黑人音乐鼓点。由于医疗队的原因,这里到处都留下了中国人的痕迹。这里几乎每个人都认识医疗队的汽车,所到之处都会有人驻足向你招手,打招呼,其它车辆会让你先行,交警会向你敬礼。当你行走在街头,都会用斯瓦西里语向你热情的喊:“China, lafiki,jambo”。意思是“中国人,朋友,你好”。这时你会真正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的价值和自豪感。无论生活和工作如何,周末,黑人是一定会在那迷人的超重低音和非洲特色的鼓点下,品着Kilimanjaro或 Castle啤酒,带着爽朗的笑声,享尽那独有的悠然。而我则陶醉在每一个黑人朋友那真挚的问候和我们共同战胜疾病的欢笑声中。
喇叭声。我们每一个队员都对汽车的喇叭声产生了条件反射。我们驻地虽然离医院不远,但多年来木索马医院形成的习惯,就是当他们在非工作时间需要中国专家时,就会开车来我们驻地的门口,按一下喇叭,就会有便条上指定的所需医生直奔医院。所以不管是在你吃饭,休息,还是深夜睡觉,一听到喇叭声,我们就象听到了木索马人的呼唤,没有犹豫,以最快的速度,冲进汽车,奔赴医院去做手术、处理急症、抢救病人等等。有一次深夜两点,我们听到喇叭声就都起来冲出去了,到了门口才知道,是有客人到邻居家有事按了喇叭,可是大家都因为反应速度之快面对面会心的笑了。这种条件反射,是我们每个队员在木索马被需要和实现自价值的声音,是援助之声,是友谊之声。
心声。每当我看到我们走进木索马医院,每一个黑人朋友带着崇敬和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们,象要把所有的希望作为赌注压在了我们身上似的;每当一声声真挚问候在我走进办公室的路途上从耳边划过;每当站在手术台上看到那透过口罩上缘的信任的目光;每当做完手术后的病人握着我的手露出会心的笑容……我们应该都能感觉到那是一种需要,一种真诚,一种感谢,一种默契,一种信任。是两国人一种共同发展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