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咳嗽的几种物理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 作者:张迎春|发布时间:2012-03-07|浏览量:4402次
小儿咳嗽的几种物理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张迎春
每年冬春来临,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属中医“咳嗽”范畴的疾病呈上升趋势,尤以3岁小儿多见。发病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初表现为干咳,继而逐渐加重,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喉间痰声漉漉,常伴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肺部听诊常可闻及干或湿?音。中医认为咳嗽是由肺气失降引起,小儿易受风寒或风热所伤,表邪入里,肺中津液化为痰液,痰阻气道,肺气失宣。上逆为咳。小儿咳嗽除用中西药治疗外,还可以用几种物理疗法,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张迎春
一、咳嗽的物理治疗
1, .热盐敷背:将约150克盐置于铁锅中翻炒,炒至微黄色,用布包、隔衣敷背、反复熨背,直至盐的温度变冷,也可以用热水袋敷背。盐可清火,热盐可祛痰,既可治热咳,又可治寒咳。
2. 风湿膏穴位敷贴:咳嗽以夜间咳为甚,咳白色痰,伴流清鼻涕者为寒咳,寒咳患儿可用麝香风湿膏贴于脊柱两旁的心腧、肺腧等穴位
3. 药物敷肚脐及穴位:对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化的患儿,用中药五味子或白芥子研末,用醋或75%的酒精调成糊状,敷贴于脐部,可起化痰的作用。
.感冒初起,咳嗽、流涕、鼻塞者可用大蒜捣成糊状,敷于足涌泉穴,一般敷1小时左右,时间久易局部皮肤破溃。
4.药浴法:用麻黄、桂枝等药物适量,水煎,每天给小儿用中药药浴或泡脚,有散寒解表,疏通经络、通鼻窍的作用。长期应用,以增强小儿抵抗力。在感冒之初或有鼻炎者,药浴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5. 刮痧法:对于2岁以上的小儿可采用刮痧治疗,或用牛角片对后背穴位进行刮痧,或用生姜片刮痧,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理脾胃、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增强体质的功能。
6..蒸汽吸入法:用蒸汽吸入器(美容熏蒸器)直接通电,内置发汗解表、清热解毒的中药等,作蒸气吸入,通常吸入15-30分钟。治疗感冒初起咳嗽。起到解表散寒的作
二、小儿咳嗽的几种预防措施
1、药食疗法:用浮小麦、红枣等各若干,用水煎当茶饮,一周水煎2次-3次。味甘小儿容易接受,以止汗,护卫肌表,外邪不易侵袭。
2、止汗帖:用五倍子、五味子、煅龙牡各适量研末,用凡士林调成糊状,适量敷肚脐。同理止汗,护卫肌表,外邪不易侵袭。
3.药浴法:平时未患病时同样药浴法,用麻黄、桂枝、艾叶等药物适量,水煎,每天给小儿用中药药浴或泡脚,有散寒解表,疏通经络、强体的作用。长期应用,以增强小儿抵抗力。
4.穴位敷贴:用中药细辛、甘遂、白芥子等配制成药膏,在三伏天、三九天、二十四节气穴位敷贴,不但可以预防咳嗽,对过敏性鼻炎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5.捏脊:在捏脊过程中,对于肺俞、脾俞、胃腧、肾俞等穴位进行提捏。每天可进行一次捏脊,以调理脾胃、和阴阳、疏经络之功。可强身健体。
6.香囊佩带法:选用辛香药物研末装入布带中,一直带在颈脖上,有温经散寒、通鼻窍的作用。以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