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急性妊娠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
- 作者:丁坤|发布时间:2012-07-03|浏览量:716次
患者夏某,女性,27岁,初产妇,因“产后4天,伴恶心、呕吐、身目尿黄染20天”入院。患者于20天前(孕36周时)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不愿进食,尤厌油腻食物,无腹痛、腹泻及脓血便,伴有全身、巩膜黄染,尿黄,似浓茶水色,伴有皮肤瘙痒,无大便灰白,无鼻衄和牙龈出血,到蓬莱中医院就诊,查凝血机制异常,遂转至烟台毓璜顶医院继续治疗。就诊后化验肝肾功能异常。4天前在毓璜顶医院因 “胎儿窘迫”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1男婴(产后24小时内窒息死亡)。术后查肝功异常,肝功:ALT72U/L,AST111U/L,GGT 44 ALP 484U/L,A 24g/LG 27g/L,TBil 284μmmol/L、DBil 179μmmol/L IBil 105μmmol/L, 血凝:PT 24.6S PTA 33.5%,TT 38.3,FIB 不凝。并查抗HEV(±),怀疑病人为急性戊型肝炎,转至我院。烟台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丁坤
入院后查体:T 36.8℃,P 72次/分,R 18次/分,BP150/90mmHg,神清,精神欠佳,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巩膜明显黄染,皮肤散在瘀点、瘀斑,未见肝掌及蜘蛛痣,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呼吸音清,HR101次/分,律齐,腹软,无反跳痛,下腹正中可见手术切口,长15cm,未愈合,压痛(+-),腹水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中度水肿。辅助检查:白细胞(WBC)6.6×10 9/L, N 70% HB 106g/L,PLT 99 ×10 9/L PTA58%。生化:血氨 33mmol/L,血糖4.0mmol/L,ALT59U/L,AST39U/L,GGT 57,ALP 396U/L,A 28g/LG 27g/L, TBil 241μmmol/L、DBil 172μmmol/L,胆碱酯酶3666U/。血凝:PTA 58%,PT 18.5S。尿常规:尿蛋白(++),尿胆红素(+),URO(-)。B超示:肝实质光点略粗,深部回声明显减弱,考虑“脂肪肝”。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55次/分。
住院医师查房: 该患者目前临床初步诊断:病毒性肝炎(戊型)亚急性重型、剖宫产术后。诊断依据有:①妊娠38周,②剖宫产术后4天。③青年女性,恶心、呕吐、身目尿黄染20天。④查体可见皮肤巩膜明显黄染。皮肤散在瘀点、瘀斑,未见肝掌及蜘蛛痣, 下腹正中可见手术切口,长15cm,未愈合,压痛(+-), 腹水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中度水肿.⑤辅助检查所见肝功示ALT、AST升高,TB明显升高,抗HEVIgM(±),PTA33.5%。目前病人的主要表现为黄疸。能引起孕妇黄疸的主要疾病有如下几种:急性妊娠脂肪肝,病毒性肝炎如乙肝、急性甲肝、急性戊肝,肝内胆汁淤积,药物性肝炎,妊娠剧吐,先兆子痫,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治疗方面,主要以保肝、退黄、抗炎、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1周后两次复查抗HEVIgM(-),抗HEVIgG(-)。肝穿刺的结果:肝细胞结构完整,未见明显坏死,大、小脂肪泡浸润,汇管区少量炎细胞浸润。考虑诊断:急性妊娠脂肪肝。
主治医师查房:急性妊娠脂肪肝(AFLP)是妊娠末期发生的以肝细胞脂肪浸润、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130000孕妇,孕妇及胎儿死亡率分别达33.3%和66.7%,预后较差,以初产妇和双胎妊娠多见,再次妊娠时少有复发倾向。目前AFL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AFLP的病理改变为肝脏大小正常或轻度缩小,色黄质软,光滑,切面油腻。组织学改变主要是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浸润,脂肪变性是微囊泡状,脂肪变可侵及整个肝小叶,汇管区可有炎细胞浸润,也可见少量肝细胞坏死和淤胆。通常AFLP发生在妊娠的第28~40周,平均第36周,以26~30岁的孕妇多见。ALT、AST均升高明显,γ-GT、ALP轻中度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常大于171μmol/L,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血清白蛋白降低,AFLP主要应与急性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药物性肝病、先兆子痫等疾病相鉴别。戊肝抗体可以出现假阳性,本患者两次复查戊肝抗体阴性,排除戊肝,根据肝穿刺结果,诊断为急性妊娠脂肪肝。
副主任医师查房:AFLP是发生在妊娠晚期的少见并发症,多见于高龄初产妇、尤其是双胎及多胎妊娠。其确切病因不明,有人认为因母婴存在长链3-羟酯酰辅酶A脱氢酶(LCHAD)缺陷。本病起病急骤,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有出血倾向,可迅速转入昏迷;约90%的患者可出现持续性恶心和呕吐,腹痛以右上腹或剑下明显。起病后数日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进行性黄疸加重,黄疸多呈梗阻性;伴有严重出血倾向时,可出现鼻衄、齿龈出血、皮肤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重者可出现DIC。查体可见急性病容,肝脏进行性缩小,腹水,黄疸迅速加深,发热,意识障碍程度不一,严重者可迅速昏迷,甚至死亡。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增加达(20~3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贫血为正细胞色素性,血小板计数正常或降低。AFLP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妊娠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者约占50%。病情严重者可于发病后7~12天引起流产、死胎或早产死婴。AFLP的病情进展迅速,休克、DIC、败血症、肝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是其死亡原因。
主任医师查房:AFLP的早期诊断困难,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肝活组织切片做出诊断。B超可见肝实质回声光点增强,表现为亮肝,肝体积缩小,其敏感性不及CT。CT检查显示大片肝密度降低区,CT值可降至正常限值的一半。对肝活检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并进行特异脂肪染色,是诊断AFLP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在治疗上,AFLP尚无特效疗法,一旦确诊应及早终止妊娠,可行剖宫产或引产,以改善患者预后。同时给予支持和对症治疗。通过外周静脉补充各种营养素必要时通过中心静脉进行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适量应用肝泰乐、肝得健、蛋氨酸、复方胆碱等药物。对伴有贫血或出血倾向明显者可适量补充红细胞、血小板及新鲜冰冻血浆等;有腹水者给予白蛋白、利尿剂和放腹水治疗;伴肝性脑病时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并给予有关药物治疗,同时积极治疗DIC、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对提高AFLP患者生存率有一定效果,可酌情选用。肝移植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由于AFLP是可逆性疾病,故应慎重选择。
本患者进行2次人工肝血浆置换以及保肝、退黄治疗后,黄疸明显下降,肝功明显好转。肝功:ALT 89U/L,AST76U/L,GGT 177 U/L,ALP 168U/L,A 38 g/L G 28 g/L,PA 243 g/L TBil 52μmmol/L、DBil 20μmmol/L、IBil32μmmol/L,住院3周后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