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易军主任医师
-
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科室:
普外科
- 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治疗
- 作者:易军|发布时间:2010-11-21|浏览量:1868次
胆肠吻合治疗小儿胆道扩张症的术式探讨
易军 孙斌 李涛 黄磊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普外科 210008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胆肠吻合术式治疗小儿胆道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2009年收治的58例胆道扩张症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一组28例采用改良胆肠袢式(Warren)吻合术,即切除扩张胆管后,将距Treiz韧带20?25cm处的空肠与胆管作侧端吻合,离胆肠吻合口25cm将胆汁引流襻与近端空肠做侧侧吻合。在胆肠吻合口与肠肠吻合口间用7号线穿过该处肠壁系膜缘,结扎输入袢空肠。结扎的力度为刚好使肠腔闭合,又能保证肠壁血运。结扎线两侧浆肌层可间断缝合数针以包埋结扎线。这样做既保持了空肠的连续性,又能防止食物通过胆肠吻合口。另一组30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即手术切除囊肿后在距届氏韧带20cm处切断空肠,经结肠后用远端空肠侧与肝总管端吻合。将近端空肠与空肠胆袢约30cm处行端侧吻合,再将两空肠袢在并行位置间断缝合数针长5cm,形成“Y”形。分析2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胆汁内引流效果、抗返流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同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从基础到临床全面评估。结果:本组资料显示:改良胆肠袢式(Warren)吻合组术中完成胆肠吻合的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两种术式具有相同的胆汁引流效果,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意义。文献资料表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因吻合口较远离食物通道,故胆道返流感染机会明显减少,并由于空肠袢移动范围大,不但可用于肝外胆管,也可用于肝内胆管的病变,且吻合口大小多不受限制,因此,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疗效较好的胆肠吻合术,但其术后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为6.4%,仍不能完全抗返流。其主要原因为Roux-en-Y吻合术横断了空肠,影响十二指肠起搏电位地传导和远侧肠段出现异位起搏点,使胆汁引流袢蠕动明显减弱,甚至出现逆蠕动,导致肠内容物淤滞,细菌定植。另外,Roux-en-Y吻合后胆支肠袢菌群数量增加,厌氧菌明显增多,肠蠕动明显减弱,肠袢内压力增高,存在“功能性肠梗阻”。改良胆管空肠袢式(Warren)吻合术结扎而不切断空肠,使肠管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保持完好,肠道平滑肌的电生理活动不受影响,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快,有利于胆汁排泄及抗返流。由于不切系膜,保证了胆肠吻合口的血液循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因省去切断和闭合空肠步骤,缩短吻合时间,减少切断空肠导致的污染。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治疗小儿胆道扩张症的术式的选择,目前国内外均以经典的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但是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改良胆管空肠袢式吻合术比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更优越,而且手术操作简单,可能是更好的胆肠吻合术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