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
- 作者:盛红光|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1061次
1.早期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即所谓的“三早”,是提高胃癌效果的最有效途径。在日本,由于普查技术的广泛开展,胃癌的早期发现率已达到60%以上,在韩国,也已在40%的较好水平,而在我国胃癌的早期发现率仅在10%以下。在上海和北京等一些大的医疗中心最高也不超过20%。在医院门诊,坐等病人来就诊,检出的病人90%以上是进展期胃癌,也就是中晚期患者,治疗的效果当然不佳。那怎么办?在普通人群或胃癌高危险人群中普查是唯一的方法。这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我们也在一些肿瘤高发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寄希望找到更多的早期肿瘤病人,更重要的是,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地理因素、水及土壤的污染等方面入手,能否找到引起肿瘤的病因和根源,为制定肿瘤的防治战略提供参考。
2.术前全面检查
通过一些术前的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分期,即早期还是晚期,有无远处脏器和淋巴结的转移,病人的各重要脏器的功能(心、肺、肝、肾、脑等),来综合判断一下有无手术指证、手术切除的可能性、病人能否耐受手术以及手术的风险性等问题。这样手术和麻醉医生在术前对病情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治疗起来更加有针对性。
3.多学科团队讨论(mdt)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肿瘤治疗的进步,现在更多的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和讨论,以外科专家为主,集合肿瘤化疗科、放疗科、消化内科、消化内镜、放射科、病理科等科专家,对病人共同讨论和会诊,以提出最优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避免一个科室单打独斗和治疗上的不足及缺陷。最终目的是,为病人提出最佳的治疗方案,使病人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4.新辅助化疗
就是对胃癌患者中,肿瘤较大,有明显淋巴结转移,或经检查估计肿瘤切除有困难的患者,先进行化疗,并严密观察治疗效果,待肿瘤和转移的淋巴结明显缩小,与周围受侵犯的组织松解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提高手术切除率,增加根治性切除比率(r0切除),从而提高胃癌病人的整体疗效。
5.术中强调无瘤操作技术
肿瘤病人术中从开腹探查,游离肿瘤、切除肿瘤,到最后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有一系列预防肿瘤医源性种植转移的不接触技术,即无瘤操作技术。手术中的无瘤技术与无菌技术同样重要。否则,容易造成手术中肿瘤的脱落种植,造成术后的腹腔内种植复发转移。
6.完整根治性切除肿瘤(r0切除)
外科手术是胃癌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方法,而完整地根治性切除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手段。只有达到根治性切除(r0),术后复发率才能降低,最终才能提高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7.术中腹腔冲洗和抗癌缓释剂的应用
因为我们临床遇到的胃癌大宗病例还主要是进展期胃癌,大部分病人的肿瘤病灶已累及或穿透胃壁的浆膜层,即胃的外膜,如果术中无瘤观念不强或不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极易发生肿瘤细胞的脱落种植,而造成术后腹腔内的复发和转移。一旦发生,处理起来极为棘手,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所以,预防措施非常重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我们在国内率先开展术中腹腔大量温热10%蒸馏水加碘伏消毒液冲洗腹腔,最大程度的清除腹腔内脱落的游离癌细胞,并在腹腔内应用氟尿嘧啶抗癌药物缓释剂,可以在术后21天到27天内缓慢释放,对杀灭腹腔内残存的癌细胞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这些残存的癌细胞如不处理,就有可能是以后种植复发的根源。
8.术后辅助化疗
术后辅助化疗主要目的是杀灭血液中存留的癌细胞,减少术后发生血液转移的机会,如肝、肺、骨及脑等转移。
9.中药和免疫治疗
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驱邪扶正,达到间接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和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10.定期复查
可以达到观察治疗效果,早期发现存在的问题,早期处理,进一步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