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命”的骨质疏松??什么是骨质疏松
- 作者:张鹏|发布时间:2013-06-20|浏览量:545次
骨质疏松是估计老少皆知,从一口气能上五楼,到目前郎平的公益广告,近几年的补钙广告,大街小巷比比皆是,但大多数人对此关注度不高,要么以为补点钙就可以了,要么就把重点放到骨质增生上,其实骨质疏松需要长期规范的预防和治疗,而目前绝大多数骨科医生对此认识不足,虽然骨质疏松属于内分泌范畴,但更多患者的就诊首先是被骨科医生发现,而此时发现往往都有骨密度低下了,不立即干预很容易并发骨质疏松骨折。如果后期出现骨折等的严重恶果,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出现卧床并发症,这个会成为“要命”的病。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张鹏
明确一下概念,人类的认识是随着不断科技进步,而逐渐改变,同样骨质疏松的概念也在改变,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制定: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2002年,美国国家卫生院(nih)对关骨质疏松症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定义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的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
目前医学界已经将防治骨质疏松预防骨折,治疗高血脂预防心肌梗塞,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 iii,1988?1994年)结果表明,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我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 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有学者对1995?1996年美国骨质疏松、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年发生数进行调查显示,每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150万次,其中椎体骨折70万次,腕部骨折20万次,髋部骨折30万次,其它骨折30万次,高于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发生数。
上述是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看似枯燥,简单的来说,就是为了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老龄人口越来越多,骨质疏松症的人也会越大,这个病估计未来的你我他都会得。
骨质疏松不仅给个人生活带来诸多痛苦,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2002年,北美及欧洲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会明显增加社会医疗费用支出,占到各项疾病花费的第六位,甚至排在高血压的前面。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明显,骨质疏松的病人容易骨折,骨折容易发生在腕部、腰部及髋部。就拿髋部来说,专家预计,2050年全球女性髋部骨折发生率至少会比1990年增加240%。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测算数字,2005年髋部骨折一项的全国总费用达到约83亿,占医疗个人支出总费用的18%。
明天还要上班,先不写了!后期还要如何预防,如何治疗等系列!
今天让大家看看这些简单的枯燥的数字,但却触目惊心,也许明天的你我就在其中,从现在开始就要认真认识这个“要命”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