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焦莉平副主任医师 硕士
-
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科室:
肾病内科
- 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的介绍(二)
- 作者:焦莉平|发布时间:2013-06-20|浏览量:1316次
5.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是介于间歇性血液透析和持续肾脏替代疗法之间的一种治疗模式,较间歇性血液透析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势,对低分子毒素的清除优于持续肾脏替代疗法的优点,是治疗重症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措施。据报道…应用于儿科缓慢低效血液透析具有类似于持续肾脏替代疗法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北京儿童医院肾病内科焦莉平
6.腹膜透析:1976年moncfief和popovich开展了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不需复杂设备,操作简便、安全,腹透管的放置相对容易,不需要建立血管通路和抗凝处理,尤其适于血容量不稳定和低血压的患儿。南美和加拿大[121统计,约65%儿童应用腹膜透析;欧洲建议5岁以下;美国r,/ooqi指南b1建议10 kg以下小儿应用腹膜透析。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包括漏液、因机械梗阻和导管移位所致的引流不畅、在新生儿和婴jl(尤其男孩)可引起疝、腹膜炎仍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报道在15?30例患者中1次/月,高于成人。
7.自动腹膜透析:儿童慢性腹膜透析首选自动腹膜透析,能够为部分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不能达到治疗目标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提供更为充分的透析,减少腹膜炎的发生率,使之夜间透析而白天正常活动,从而改善透析患儿的生活质量。据国外报道m1在110例自动腹膜透析中有58.2%应用每晚间歇式腹膜透析,26.4%患者应用潮氏腹膜透析,15.2%患者应用持续性循环性腹膜透析。加拿大腹膜透析指南建议自动腹膜透析的kt/v值达到2.1,但回顾分析表明,儿童仅45%可达到推荐的kt/g值。国内主要应用每晚间歇式腹膜透析模式,汪庆玲等∞1报道7例患儿计算kt/v值,仅l例未达到2.1。
8.血液灌流:目前以标准的血液透析机的透析器换成灌流器应用于临床血液灌流。适用于脂溶性的相对分子量4000左右的大分子物质可被吸附并有效清除。国内、外报道u们7]用于巴比妥、格鲁米特(商品名:导眠能)、白草枯、地西泮、毒鼠强、鱼胆等中毒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9.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用于急性中毒引起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的治疗u引。血液灌流可清除很多与尿毒症有关的物质,但不能清除尿素氮、水分和电解质(钠、钾、氯、磷、氢离子)等,故不能单独用来治疗尿毒症,需与血液透析联用(串联),且应将灌流器置于透析器之前,以避免透析器脱水后血液浓缩、血流阻力增大致灌流器凝血。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联合应用既能清除水和尿毒症患者体内的毒素,也能清除毒物。
10.免疫吸附:免疫吸附是一种选择性血浆置换,通过免疫吸附柱特异地结合病原体,通常不需要置换液,没有凝固因子和补体的丢失。近年来证实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体内的自身抗体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改善症状和体征。其他治疗有效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血友病等。
11.血浆置换:通过血浆分离装置,利用体外循环的方法将血浆分离并滤出,弃去患者的异常血浆后将血液的有形成分以及补充的置换液回输体内,从而达到清除体内致病因子治疗疾病的目的。国内、外用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溶血尿毒综合征、goodpasture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暴发型肝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高黏滞综合征、明显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急性胰腺炎、毒蕈中毒合并肝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肝移植后排异反应、瑞氏综合征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狼疮脑等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2.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由于血浆置换虽可清除与蛋白结合的毒素,但需要血浆分离器,且会丢失体内有用物质,大量外源性血浆进入体内,还会引发血源性疾病传播及过敏反应。近年来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又称人工肝系统)涉及儿科成功地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是利用白蛋白透析的原理,清除蛋白结合毒素等各种类型大、中、小分子代谢物质,再通过离子树脂和活性炭吸附柱循环吸附再生白蛋白,同时整合了一个常规的透析循环,清除各种分子的毒素或炎症介质。
1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也称持续性血液净化疗法,目前儿童常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包括缓慢连续性超滤、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1977 年等在血液透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首次将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由于动脉插管的并发症,双腔管和持续肾替代治疗机器的问世,至20世纪90年代初已被血泵推动下的静静脉滤过等净化方式取代。
以上列举了常见的血液净化治疗的方法,如果任何疑问可以预约电话咨询与我联系。
6.腹膜透析:1976年moncfief和popovich开展了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不需复杂设备,操作简便、安全,腹透管的放置相对容易,不需要建立血管通路和抗凝处理,尤其适于血容量不稳定和低血压的患儿。南美和加拿大[121统计,约65%儿童应用腹膜透析;欧洲建议5岁以下;美国r,/ooqi指南b1建议10 kg以下小儿应用腹膜透析。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包括漏液、因机械梗阻和导管移位所致的引流不畅、在新生儿和婴jl(尤其男孩)可引起疝、腹膜炎仍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报道在15?30例患者中1次/月,高于成人。
7.自动腹膜透析:儿童慢性腹膜透析首选自动腹膜透析,能够为部分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不能达到治疗目标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提供更为充分的透析,减少腹膜炎的发生率,使之夜间透析而白天正常活动,从而改善透析患儿的生活质量。据国外报道m1在110例自动腹膜透析中有58.2%应用每晚间歇式腹膜透析,26.4%患者应用潮氏腹膜透析,15.2%患者应用持续性循环性腹膜透析。加拿大腹膜透析指南建议自动腹膜透析的kt/v值达到2.1,但回顾分析表明,儿童仅45%可达到推荐的kt/g值。国内主要应用每晚间歇式腹膜透析模式,汪庆玲等∞1报道7例患儿计算kt/v值,仅l例未达到2.1。
8.血液灌流:目前以标准的血液透析机的透析器换成灌流器应用于临床血液灌流。适用于脂溶性的相对分子量4000左右的大分子物质可被吸附并有效清除。国内、外报道u们7]用于巴比妥、格鲁米特(商品名:导眠能)、白草枯、地西泮、毒鼠强、鱼胆等中毒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9.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用于急性中毒引起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的治疗u引。血液灌流可清除很多与尿毒症有关的物质,但不能清除尿素氮、水分和电解质(钠、钾、氯、磷、氢离子)等,故不能单独用来治疗尿毒症,需与血液透析联用(串联),且应将灌流器置于透析器之前,以避免透析器脱水后血液浓缩、血流阻力增大致灌流器凝血。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联合应用既能清除水和尿毒症患者体内的毒素,也能清除毒物。
10.免疫吸附:免疫吸附是一种选择性血浆置换,通过免疫吸附柱特异地结合病原体,通常不需要置换液,没有凝固因子和补体的丢失。近年来证实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体内的自身抗体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改善症状和体征。其他治疗有效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血友病等。
11.血浆置换:通过血浆分离装置,利用体外循环的方法将血浆分离并滤出,弃去患者的异常血浆后将血液的有形成分以及补充的置换液回输体内,从而达到清除体内致病因子治疗疾病的目的。国内、外用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溶血尿毒综合征、goodpasture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暴发型肝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高黏滞综合征、明显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急性胰腺炎、毒蕈中毒合并肝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肝移植后排异反应、瑞氏综合征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狼疮脑等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2.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由于血浆置换虽可清除与蛋白结合的毒素,但需要血浆分离器,且会丢失体内有用物质,大量外源性血浆进入体内,还会引发血源性疾病传播及过敏反应。近年来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又称人工肝系统)涉及儿科成功地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是利用白蛋白透析的原理,清除蛋白结合毒素等各种类型大、中、小分子代谢物质,再通过离子树脂和活性炭吸附柱循环吸附再生白蛋白,同时整合了一个常规的透析循环,清除各种分子的毒素或炎症介质。
1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也称持续性血液净化疗法,目前儿童常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包括缓慢连续性超滤、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1977 年等在血液透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首次将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由于动脉插管的并发症,双腔管和持续肾替代治疗机器的问世,至20世纪90年代初已被血泵推动下的静静脉滤过等净化方式取代。
以上列举了常见的血液净化治疗的方法,如果任何疑问可以预约电话咨询与我联系。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