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有哪...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辨证论...
- 光明的使者
- 疑难眼病不足惧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治---眼...
- 前部葡萄膜炎伴青光眼的一种特殊...
- 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
- 在线视听:蔡航波主讲:“睛”彩...
- 蔡航波主任医师荣获第一批“全国...
- 中医眼底病专科健康处方之二:眼...
- 就医指南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视神经萎缩日常饮食注意项
- 中医眼底病专科 健康处方之一:...
- 视神经萎缩
- 青光眼致盲的原因
- 视网膜脱落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 视网膜脱落术后的中医治疗
- 葡萄膜炎的治疗
- 浅谈糖尿病眼病之一????糖尿...
- 黄斑囊样水肿
- 浅谈视神经乳头水肿及视盘水肿
-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玻璃体积血(二)
- 玻璃体积血(一)
-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霰粒肿
- Coats病的诊断与治疗
- 眼睛的维生素-----叶黄素
- 蔡航波主任医师荣获第一批“浙江...
- 老人多吃坚果和鱼类可以预防失明
- 眼底病变患者运动需注意
- 如何判断你是否患有眼底病变
- 认识近视眼
- 高度近视的三种并发症
- 观察眼底是否可以确诊动脉硬化等...
- 春天护眼:多戴眼镜别揉眼睛
- 眼前有黑烟状影子,是什么原因?
- 上网时间较长后出现眼花是什么原...
- 糖尿病性眼底出血平时如何保养?
- 慢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在平时的生...
- 爱眼提示(转载自网络)
- 关注黄斑病变
- 葡萄膜炎的治疗?
- 作者:蔡航波|发布时间:2010-09-24|浏览量:363次
http://www.zhong-yao.net/Article/6245.html |
一、局部治疗。
对前葡萄膜炎尤为重要。常用疗法为:
(1)散瞳:应用散瞳和睫状肌麻痹剂,解除瞳孔扩约肌和睫状肌痉挛,使眼休息和止痛。减少睫状肌对睫状血管的压迫,改善局部血循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使瞳孔开大,防止虹膜后粘连。常用药物有阿托品,若虹膜后粘连拉不开,可结膜下注射混合散瞳剂(1%阿托品、4%可卡因和0.1%肾上腺的等量混合剂),每次0.1~0.2ml,注射于靠近虹膜后新粘连部位的角膜缘附近的结膜下。
(2)局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滴眼与注射用药。①滴眼剂,主要用于前葡萄膜炎。常用有0.025%地塞米松液,0.1%艾氟龙液,典必殊(0.3%妥布霉素、0.1%地塞米松),和四环素可的松眼膏。②结膜下注射:用于严重的前节炎症,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每次0.3~0.5ml(25mg/ml)可每周注射1次,吸收慢,注射1次可保持2~3周的效果;急性病人用地塞米松每次2.5mg~5mg,每1~2日注射1次。③眼球周围注射:用于全葡萄膜炎或后节炎症,为全身用药的辅助疗法或慢性炎症不能长期服药者,可间断做眼球周围注射。强的松或强的松龙每次0.5~1.0ml,每周或隔周注射1次;地塞,米松2.5~5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用于急重病例。④地塞米松离子透入法:可用于治疗眼前节炎症。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3)局部非甾体类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缓解炎症,用于不能用皮质激素的单疱病毒性角膜虹膜炎。常用药:佳贝眼液、欧可芬等。
(4)热敷:有湿热敷、干热敷、蜡疗以及超短波透热等,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清除毒素和炎症产物,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并有止痛作用。
二、全身治疗
常用激素类、非激素类、免疫制剂等方法。
(1)皮质激素:是治疗葡萄膜炎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利用其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适应证:局部治疗无效的严重前葡萄膜炎、后和全葡萄膜炎。要注意有无全身用药禁忌证,小儿和老人要慎用。用药方法:要根据炎症程度和发病急缓以及病人全身情况决定药量,尽量采用短期应用,但对严重病例要早用,用量要足,以便及时控制炎症,大量皮质激素治疗在2周以上者不要突然停药,以防反跳,必须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决定最小的维持量,长期用药者必须用中效的强的松,不能用常效的地塞米松。一般对严重的葡萄膜炎,可先采用地塞米松每日5~10mg静脉点滴,5-7天以后改为相应剂量的强的松每日早晨口服,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减至每日20~30mg以下改为隔日给药,然后根据病情减至维持量。
(2)非激素类消炎药:是对某些化学炎症介质如组织胺、激肽和前列腺素等的拮抗剂,可缓解炎症代谢物质的作用。常用药物有消炎痛25mg每日2~3次,每日3次等。
(3)免疫抑制剂:能抑制免疫细胞和抗体产生。本剂毒性很大,可产生严重的付作用,必须慎用,仅用于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病情严重有失明危险、并能追踪观察者。使用时应每周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如严重下降当考虑停药。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胞霉素A等。
(4)免疫增强剂:是通过非特异性活化单核巨噬细胞或激活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应答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用于免疫缺陷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补充治疗;有时用于久用免疫抑制剂者。常用药有左旋米唑、转移因子、血浆置换疗法等。
(5)病因治疗:这是最理想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有关的化验、x线等检查以确定病因和疾病性质,进行更有效的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按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治疗,肝胆实热予清热泻火,龙胆泻肝汤加减;湿热蕴积予清热除湿,三仁汤加减;阴虚火旺予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加减。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