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翼整形--肖志波
- 作者:肖志波|发布时间:2009-08-10|浏览量:1413次
【摘要】 目的 介绍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根据鼻翼缺损部位及缺损面积,设计相应的局部皮瓣进行修复,鼻翼缺损面积约1cm×1.5cm 至 3cm×3cm。 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鼻翼外形及功能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 如选择恰当,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鼻翼缺损,操作简便,效果满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肖志波
【Abstract】 Objective:To introduce the effect of repairing alar defect with local flap. Methods: according to alar defect location and defect size, design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local flap, the alar defect size range from 1cm×1.5cm to 3cm×3cm .Result:The flaps all survived, the nasal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all have good results. Conclusion: Repairing alar defect with local flaps,which are operating sample and effect Satisfactory.
【关键词】 鼻翼缺损 局部皮瓣 皮瓣 修复
【Key words】 alar defects local flap flap repairing
鼻翼缺损是一种较常见的鼻部畸形,常由外伤,鼻翼部黑色素痣、肿瘤、疤痕切除所致。鼻翼部皮下组织不丰富,游离植皮很难得到丰润外形,达到满意效果。我们根据创面缺损面积和部位,设计局部皮瓣进行修复鼻翼缺损患者19例,术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我科收治19例鼻翼缺损患者,年龄范围在17岁至45岁之间,其中男12例,女7例,鼻翼部黑色素痣切除2例,鼻翼部外伤所致缺损14例,鼻翼部血管瘤切除2例,鼻翼部疤痕切除1例,缺损面积最小约1cm×1.5cm ,最大约3cm×3cm。
二、手术方法:
1.一般术前准备:化验检查患者血常规,凝血象,肝肾功能均正常。术区清洁,备皮。术前心理指导,医患沟通效果良好。
2.手术步骤:患者局麻满意后,根据鼻翼缺损创面的部位及缺损面积设计局部皮瓣,其中额部转移皮瓣4例,鼻唇沟皮瓣9例,V-Y推进皮瓣1例,联合两个及以上局部皮瓣修复5例。设计皮瓣时,在保障皮瓣血运前提下,设计尽量简单、美观、适用。切口线尽量与皮肤自然纹理或皱纹一致或隐藏其中。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对症治疗,严密观察皮瓣血运情况,6-9天拆除缝线,带蒂皮瓣3周行皮瓣断蒂术。
3.典型病例:
(1)患者,女,17岁,鼻尖及右侧鼻翼黑色素痣17年。专科查体:鼻尖及右侧鼻翼可见一面积约3cm×3cm黑色素痣。沿痣周缘切除黑色素痣,切除深达鼻软骨膜,测量痣切除后创面,设计额部皮瓣,以左框上动脉为轴行血管,取长约6cm,蒂宽2cm的额部皮瓣旋转修复,皮瓣与创面缝合,额部切口直接拉拢缝合,残存创面游离植皮。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对症治疗,9天拆除缝线,3周予以皮瓣断蒂。断蒂后蒂部修剪,缝合回原位。
(2)患者,男,45岁,鼻部外伤后畸形1年。专科检查:左侧鼻翼缺损,缺损面积约1cm×1cm,鼻头疤痕明显。先将左侧鼻翼缺损上方的皮肤及疤痕组织向下翻转,作为再造鼻翼的衬里组织,沿设计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掀起同侧鼻唇沟皮瓣,将皮瓣带蒂转移覆盖在先前形成的疤痕瓣上方,缝合周缘,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对症治疗,7天拆除缝线,3周予以断蒂。
结果:
本组共19例患者,转移皮瓣全部成活,鼻翼饱满,轮廓感强,外形及色泽满意,鼻孔形态良好,切口疤痕不明显,效果均满意。
三、讨论:
由于鼻在面部中的突出部位,外伤情况下很容易被伤及,其他又如鼻翼肿物切除等原因,使得鼻翼缺损是一种常见的鼻下部畸形。[1] 其修复涉及表面及衬里,是一项较为细致的手术,为确保成功和较好的外形,术前应根据不同情况设计不同手术方案。[2]
目前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很多,但手术设计的合理性,增加修复组织的存活率以及追求修复后外形的美观自然,为成功之关键。[3] 创面较小的可以直接缝合,对于不能直接缝合的创面,修复方法可包括:游离皮片植皮,岛状或游离皮瓣移植,耳廓符合组织修复法,还有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等诸多方法。而自体皮片游离移植,常因术后出现皮片挛缩,色素沉着等影响术后效果;岛状皮瓣或游离皮瓣手术操作复杂,难度较大,同时,常导致供区继发性损伤。耳廓复合组织修复法在组织供给有一定的限制性,且切取过多,容易造成耳廓继发性畸形。[1,4]而局部皮瓣:V-Y推进皮瓣,Z字成形术,鼻唇沟皮瓣,额部带蒂皮瓣等,在皮肤色泽、质地、厚度上与受区相近,血运可靠,转移修复操作简便。[5,6]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在修复面积时,最好选择一种局部皮瓣修复,但缺损面积偏大,选择单一的局部皮瓣往往难以较好地覆盖缺损创面,常需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局部皮瓣进行修复。[7]皮瓣的选择、设计根据创面的实际情况,遵循整形外科中的供区选择原则,局部皮瓣移植及局部血液供应解剖学原则等。[8,9,10] 本组19例鼻翼缺损患者,均采用局部皮瓣修复,移植组织全部成活,术后效果满意。
因此,在各种原因造成的鼻翼缺损创面,采用局部皮瓣进行修复,设计灵活,操作简单,且皮肤颜色、质地相近,局部血供明确、可靠,在术后美观效果及移植组织成活均会得到满意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杨勇,于静,王兰。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缺损。中国美容医学,2008,2:198-199.
[2] 马勇光,李健宁,秦荣生,等。根据鼻部美容分区选择修复鼻翼缺损方法。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8 :212-214.
[3] 金培生,孙光明,张玉霜,等。鼻翼缺损的临床修复体会。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3,12:367-368.
[4] 朱光耀,濮礼臣,金慧玲,等。鼻翼缺损修复方法的美学探讨。中国美容医学,2000,9:127-129.
[5] Lifei Guo, M.D., Ph.D. Jonathan R. Pribaz,B.S. Julian J. Pribaz, M.D. Nasal reconstruction with local flaps: a simple algorithm for management of small defects. Plast. Reconstr. Surg. 122: 130e, 2008.
[6] 杜晓岩,赵伟,李佳滨。鼻翼缺损的修复方法。黑龙江医药科学,2005,8:70-72.
[7] 安可忍,庞建华,李凤浩,等。局部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09,7:91-92.
[8] Harvey smith MBBS MRCP,Timothy Elliott MBBS FACD,Carl Vinciullo MBBS FACD. Repair of nasal tip and alar defects using cheek-based 2-stage flaps. Arch Dermatol. 2003; 139: 1033-1036.
[9] 孔进,范进文。鼻唇沟随意皮瓣修复鼻翼部分缺损。中国美容医学,2008,10:1462-1463.
[10] 于大利。局部组织瓣修复鼻缺损的临床经验。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7,3:70-71.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