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素清主任医师
-
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
皮肤科
- 有关痘痘、色斑、老年斑的防治...给家庭保健报的约稿
- 作者:杨素清|发布时间:2009-11-13|浏览量:2225次
编辑:我还想跟您约一篇关于从中医角度谈各年龄段的人该如何护肤的稿件,比如说年轻人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痘痘肌肤,中年女性该如何对待肤色暗黄、雀斑、黄褐斑,老年人该怎样对待老年斑等;麻烦您给以上人群一些食疗上、用药上以及生活习惯上的专业建议。
还想请您谈一下您自己的护肤秘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杨素清
回复:
一、年轻人的痘痘:
它的发病原因与年龄、体质、遗传、内分泌、感染和个人生活习惯相关,是由综合因素导致的皮肤问题。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调理:
1.皮肤宜清爽不宜油腻:要加强皮肤的保护与护理,坚持用控油的洗面奶和温水彻底清洁面部,尤其在长时间面对电脑或睡前尤为重要。一般一天2~3次,然后给皮肤充分的水分,可用保湿面膜或保湿水、保湿霜等。忌长期应用油性的粉底或遮盖霜堵塞毛孔(药物治疗除外),忌乱擦不明成分或含有激素或含有刺激成分的外用药,避免在痘痘基础上再引发过敏。
2.饮食宜清淡不宜厚味:不宜吃油腻油炸食物、不宜吃辛辣食物、不宜吃甜食。适宜吃清淡饮食,多吃水果和青菜。对于手脚感觉发热、排便干的体质适合吃苹果、香蕉、苦瓜、猕猴桃、桃仁、杏仁等,对于手脚发凉,胃肠不好,时常腹泻的体质适合吃桂圆、榴莲、山药、莲藕、大枣、薏米等。对于脸部油脂分泌较多的体质时常吃些山楂有益。
3.精神宜放松不宜紧张:适当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精神状态、保持充足睡眠,做到劳逸结合。尤其培养享受学习和工作的习惯,不要让日常的学习工作成为负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自己豁达的性格。
4.治疗适当不宜乱治:西医以抗感染、抗毛囊角化、减少油脂分泌为主,中医药可采取辨证治疗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结合外治,如外用药(颠倒散等),严重的配合针灸拔罐效果不错,一般1~3个月为一个疗程。
二、中年女性肤色暗黄、雀斑、黄褐斑
人到中年皮肤会出现发黄、松弛、皱纹,尤其出现色斑等,严重影响美容和心理健康。这与皮肤自然的衰老有关,也与皮肤护理不当、神经内分泌紊乱、服避孕药物、日光照射、基础性疾病等有关。对黄褐斑的预防和治疗则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理。
对于预防黄褐斑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在生活中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日晒可使黑色素活性增加致使表皮基底层黑素含量增多,色斑形成。在炎热的夏季、紫外线很强的环境应该采取各种防晒保护措施。
2. 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应经常食用维生素C含量较多的食品如大枣、韭菜、菠菜、橘子、萝卜、白菜、冬瓜、西红柿、大葱、柿子、芹菜、黄瓜、梨、香蕉、西瓜、荔枝、核桃等。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易使皮肤老化。尤其咖啡、可乐、浓茶、香烟、酒等。吃得越多,老化会越快,引致黑色素分子浮在皮肤表面,使黑斑扩大及变黑。戒掉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
3.保持精神愉快,精神焕发则皮肤好,情绪不好则皮肤灰暗。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易致黑眼圈,皮肤变灰黑。
4.积极治疗慢性肝肾疾病,纠正月经不调,调节内分泌功能障碍。
5. 禁忌使用含有激素、铅、汞等有害物质的“速效祛斑霜”,因为其强烈的副作用甚至可以导致严重毁容!选用美白化妆品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专家指导下使用。
5.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如肝病、妇科疾病等)
对于已经患上黄褐斑的朋友,治疗应注意一下几点:
治疗不能求速效,是个缓慢的过程。
应该注重内调,主要从调内分泌入手,中药根据不同体质的病人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效果是可以肯定的。同时外用中药面膜。(可适用以下药物面膜:白芷、白术、白及、白茯苓、白僵蚕、白蔹、白附子各等分,用蜂蜜调成糊状每晚敷到色斑处,一次20分钟,过敏体质慎用)。一般疗程要在半年以上。
对于雀斑从系统治疗效果不如黄褐斑好,主要可考虑用二氧化碳激光或液氮冷冻等,但要详细咨询,按照自己皮肤的特点选择应用。
三、老年女性老年斑
老年斑,医学上又被称为“脂溢性角化”, 属于一种良性表皮增生性肿瘤,大部分是在50岁以后开始长,多见于高龄老人,也是一种皮肤老化的标志。
对于症状轻、数量少的可以采取冷冻或激光的方法。对于皮损比较多的也要内治和外治相结合的办法。
但关键还是药积极预防:
1.防晒:预防老年斑,首先就要少晒太阳,避免长时间日光曝晒和异常刺激,还可采用防晒霜防晒,减少对脸部皮肤的刺激;
2.食富含维生素E、C、E的食物。维生素E能阻止脂褐质生成,并有清除自由基与延长寿命的功效。因此,除服一定量的维生素E外,还可多吃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如谷类、豆类、深绿色植物以及肝、蛋和乳制品等动物性食物,这样坚持下去对老年斑的预防定有成效;调整饮食中的脂肪含量,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抗衰老的中药,如银耳、山楂等长期服用,对抑制和消除老年斑都有一定效果。
(发表在“家庭保健报”2009年11月12日第14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