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诊中的科普
- 作者:余志勇|发布时间:2012-03-07|浏览量:494次
昨天上午参加医院在社区的义诊,来往的都是附近遛弯或者买菜的大叔大婶。这个时候家里的主要劳力早就上班去了。
开始是旁边的内科咨询,从量血压到号脉,到谈饮食健康,我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觉得内科的科普大家还是做得比较到位的。襄阳市中医医院骨科余志勇
后来的时候,几位叔叔婶婶冲着我这个“骨科专家”来了,几番下来,我开始重新担忧骨科的科普宣传了,比我想想的要差很远。大叔大妈平常现在基本是做做家务活,带带孩子的,真正工作的年代一心一意干革命,很少关注自己的身体,特别是一些劳损性的疾病,扛一扛、贴块膏药就挺过去了,现在呢是这也疼那也不舒服,不像以前三五天就好,有时一疼就是几个月或者小半年的。而且,对这些疼痛的原因没有真正的去检查,耽误病情。
昨天义诊的病人不算多,疼痛的原因,几位老人家自己的认识大概是这么几种:风湿、缺钙、骨刺、年轻时落下的病根。风湿的那位大娘,其实是腱鞘炎,几个月了一直当风湿治疗着,没见好转。缺钙的也是位大娘,她说别人都说那是缺钙,自己吃了不少钙片。我问了她的饮食情况及锻炼情况,然后建议她去医院筛查一下骨密度,是“血里缺钙”还是“骨头里缺钙”,这是两种不一样的结果。再有几位就是膝骨关节炎了,还坚持锻炼希望能够“磨掉骨刺”,锻炼的方式就是扶着栏杆做“蹲-起-蹲-起”动作,我告诉他立即停止这种锻炼方式,纠正了一些其他不适当的习惯,并且教会他一些基本的股四头肌锻炼方法,希望对他有用。……最后有一位大妈跟她聊了很久,弄明白了她的意思,大概左下肢麻疼,医院告诉她要手术,她呢害怕,想吃药。我告诉她既然医院说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就会根据病情轻重来决定治疗方案,最后只能跟她讲一个以前师兄常用的比方,“一块大石头压着水管了,怎么办?”,要么,活动活动水管,将就着水小一点,要么把大石头搬开,彻底的解决。希望对她有帮助。
义诊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能够像街坊一样跟大家聊天。基本上咨询的年轻人不多,他们忙,有什么不舒服可以上网咨询,直接去医院。而年龄稍微大些老人家,有啥不舒服扛惯了,不会上网,又懒得去医院,有时候也先贵,替儿女们心疼着钱。到最后,到是把小毛病拖大了,或者耽误了最好的治疗时机。社区的义诊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点,让大家对自己的毛病一个大概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该怎么做。这些,除了有意思,还很有意义。以后应该多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