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躯体疾病所致慢性疼痛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
- 作者:赵学军|发布时间:2008-09-29|浏览量:2379次
躯体疾病所致慢性疼痛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赵学军1 傅志俭1 宋文阁1 赵贵芳2 程 琮3
(1.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山东 济南250021;2.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山东 济南250014;3.泰山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山东 泰安271000)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赵学军
【摘要】 目的:探讨躯体疾病所致慢性疼痛人群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调查表的方式,对山东、广东、河南和上海4省市6处县级以上医院2003年4月~6月在疼痛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46例慢性疼痛患者中,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30.89%,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8.62%;在影响患者焦虑情绪的因素中,抑郁情绪、家庭关系、病程、体重指数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最大;在影响患者抑郁情绪的因素中,焦虑情绪、社交能力、疼痛强度和情绪控制能力的作用最大。结论 慢性疼痛人群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状况比较严重,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引起疼痛临床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疼痛;抑郁;焦虑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Negative emotion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somatic pain
ZHAO Xue-jun1,FU Zhi-jian1,SONG Wen-ge1,ZHAO Gui-fang2,CHENG Cong3
(1.Department of Pain Management,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Jinan 250021,Shandong, China;2.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Shandong Mental Health Center, Jinan 250014, Shandong,China;3.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Taishan 27100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ercentag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chronic somatic pain related negative emotion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hinese. Methods A multi-center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n chronic somatic pain related negative emotion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as conducted in 6 hospitals in Shanghai, Shandong, Henan and Guangdong. All patien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 questionnaire independently under the direction of a specially trained doctor. All data were analysed by SPSS10.0.Results Two hundred and forty-six cases were involved in the survey. The percentag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as 30.89% and 38.62%, respectively. The strongly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anxiety emotion included depression emotion, family relation, duration of pain,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IADL).Similarly, for depression emotion, the more important factors were anxiety emotion, ability of social contact, pain intensity and ability of emotional control. Conclusion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hronic somatic pain patients are rather serious, which are related to many factors and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KEY WORDS】Pain; Anxiety; Depression
慢性疼痛性躯体疾病不仅给患者造成躯体的痛苦,同时也产生心理的反应,其中焦虑和抑郁情绪尤为突出,严重地影响了慢性疼痛患者的康复。为了解我国慢性疼痛人群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状况,作者于2003年4月~6月组织山东、广东、河南、上海4省市6家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了一次多中心协作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组标准 ①无精神疾病病史和家族史;②疼痛病史大于3个月;③有确切的临床资料证实疼痛为躯体性疾病所致。
1.2 调查方法 制定统一印制的调查问卷,并让患者在调查医生的指导下亲自填写;若患者因疼痛、文化水平低等原因不能亲自填写时,由调查医生协助填写。 主持单位负责调查问卷的质量控制。调查问卷完成后,由主持单位统一审核、分析、整理。
1.3 调查内容
1.3.1 人口学资料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婚姻状态、经济状况、性格、病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生活事件。
1.3.2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1] 主要用于评
定被试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共14项,包括躯体自理量表(physical self-maintenance scale,PSMS)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IADL)。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 为具有20个项
目的自评量表,能有效地反映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 含有20个项目,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用于评定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
1.3.3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 用于评定疼痛强度。患者的疼痛病情由调查医生填写,包括患者的主诉、现病史、阳性体征和有意义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及诊断。
1.4 判断标准 以SAS评分(总粗分)大于40分作为诊断焦虑情绪的标准,SDS评分(总粗分)大于41分作为诊断抑郁情绪的标准[1]。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研究共发出调查问卷260份,收回合格问卷246份,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25例;年龄16岁~76岁,平均47±14岁。本组病人的病种分布见图1。
图1 246例慢性疼痛患者的病种分布
Fig1. Diseases of 246 chronic pain patients
2.2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 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30.89%,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8.62%。
2.3 多因素分析
2.3.1 SAS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见表1。
(1)回归方程: SAS=14.040+0.551SDS+2.622家庭关系+0.0112病程(月)-0.185BMI+0.143IADL
(2)SAS逐步回归方程的总的检验:F=53.363,p=0.000,说明回归方程中的选入变量均有统计学意义。方程中每个选入变量t检验:p<0.01或p<0.05,说明每个选入变量在方程中均有统计学意义。
回归方程说明:随SDS增加、家庭关系恶化、病程延长、BMI下降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降低,SAS评分增加。
表1 SAS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
模型 |
t值 |
p值 |
截距 |
14.040 |
4.368 |
0.000 |
SDS |
0.551 |
14.127 |
0.000 |
家庭关系 |
2.622 |
2.764 |
0.006 |
病程 |
0.0112 |
2.073 |
0.039 |
体重指数 |
-0.185 |
-1.650 |
0.041 |
IADL |
0.143 |
1.632 |
0.044 |
2.3.2 SDS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见表2。
(1)回归方程:SDS=-0.914+0.767SAS+2.633社交能力+0.722 VAS+1.866情绪控制能力。
(2)SDS逐步回归方程的总的检验:F=76.032,p=0.000,说明回归方程中的选入变量均有统计学意义。方程中每个选入变量t检验:p<0.01或p<0.05,说明每个选入变量在方程中均有统计学意义。
回归方程说明:随SAS增加、社交能力降低、VAS增加和情绪控制能力下降,SDS评分增加。
表2 SDS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
模型 |
t值 |
p值 |
截距 |
-0.914 |
-0.369 |
0.712 |
SAS |
0.767 |
13.622 |
0.000 |
社交能力 |
2.633 |
2.886 |
0.004 |
VAS |
0.722 |
3.601 |
0.000 |
情绪控制能力 |
1.866 |
2.447 |
0.015 |
3 讨论
3.1 疼痛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关系 疼痛患者最常合并的精神障碍是焦
虑和抑郁情绪。一般来说,急性疼痛导致焦虑情绪,而慢性疼痛,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辗转反复于多家医院,接受多种治疗方法均不满意,则有可能使其对疾病能否治愈失去信心,在焦虑的基础上继发抑郁情绪,甚至抑郁情绪成为主要的精神障碍。由于抑郁情绪和疼痛相互影响,可形成恶性循环,即疼痛→抑郁情绪→痛阈降低→疼痛加重→严重抑郁情绪[3]。患者一旦出现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就有可能对医务人员及治疗方案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到疼痛性疾病本身的治疗;另外,患者心理状态不稳定将会增加医患冲突以及患者自杀的发生率,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文献报道[4~7],慢性疼痛人群中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多在24.4%~57.4%,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多在17.8%~92.4%,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与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工具和/或被研究人群不同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246例慢性疼痛患者中,焦虑情绪发生率为30.89%,抑郁情绪发生率为38.62%。与全国常模比较,慢性疼痛人群焦虑和抑郁评分极显著地升高(p=0.000),说明慢性疼痛患者更易于合并焦虑和抑郁情绪,因此应重视对慢性疼痛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研究和临床干预。
3.2 影响慢性疼痛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因素 影响慢性疼痛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因素很多,各种因素之间又存在相互作用,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程度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研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与焦虑情绪关系最密切的因素依次是SDS、家庭关系、病程、BMI和IADL,即随着患者SDS增加、家庭关系恶化、病程延长、BMI下降和IADL降低,SAS评分增加。因此,我们在治疗焦虑情绪时,还应注重治疗抑郁情绪、协调其家庭关系、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鼓励病人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这样可以更快地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焦虑情绪、社交能力、疼痛程度及情绪控制能力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焦虑情绪加重、社交能力降低、疼痛恶化和情绪控制能力下降均可加重抑郁情绪。所以在临床上,有效治疗焦虑情绪、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及时缓解疼痛,以及经常向患者表示同情和理解,使之保持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均有利于改善其抑郁情绪;反之则会加重抑郁情绪。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慢性疼痛人群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在我国进一步开展本专业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制定疼痛诊疗规划及临床干预方案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明园主编.精神科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16~421,442~443.
[2]赵俊,李树人,宋文阁主编. 疼痛诊断治疗学[M].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01~202.
[3]江澄川,赵志奇,蒋豪主编.疼痛的基础与临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519
[4]Rethelyi JM,Berghammer R,Kopp MS.Comorbidity of pain-associated disability and symptoms in connection with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results from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in Hungary[M]. Pain, 2001,93(2):115~121.
[5]方建群,尹莉,陈桂生.67例癌症疼痛患者抑郁与焦虑症状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1999,21(7):426.
[6]范继美,王慧,刘文果.综合医院疼痛门诊抑郁自评量表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3):282~283.
[7]孟冬祥.腰腿痛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与疼痛的关系[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5,9(4):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