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着色芽生菌病
- 梅毒的治愈标准(转载)
- 马天大夫个人网站阅读指南
- “脚气”难除原因何在
-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常识
-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
- 妊娠期梅毒
- 皮肤镜
- 惊险地与“黑色素瘤”擦身而过!
- 高压射流治疗瘢痕疙瘩
- 瘢痕疙瘩
- 梅毒的治疗
- 梅毒血清学检查假阳性的原因
- 孢子丝菌病治疗方案和用药原则
- 孢子丝菌病的诊断与检查
- 孢子丝菌病临床特点
- 生殖器疱疹潜伏期
- 生殖器疱疹的症状及发病过程
- 生殖器疱疹病因、处理原则和防护
- IgM和IgG的检测在生殖器疱...
- 霉菌性阴道炎的症状、治疗及预防
- 甲母痣
- CBS医学真菌学习班会议通知
- 梅毒及临床表现
- 特发性点状白斑
- 支原体感染如何引起前列腺炎
- 支原体对男、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 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 梅毒如何预防
- 梅毒的潜伏期是多久?
- 沙眼衣原体的微生物学诊断
- 沙眼衣原体所致疾病及感染症状
- 什么是沙眼衣原体?
- 沙眼衣原体快速检测
- 什么是蠕形螨?
- 吃鱼过敏是化妆品的问题吗
- 请问换季皮肤过敏怎么办?
- 什么是梅毒的RPR检查?
- 神经梅毒的检测技术
- 为什么梅毒化验会出现假阳性呢?
- 老年人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率偏...
- 女性为什么容易得性病?
- 艾滋病需要几次才能确诊?
- G试验和GM试验
- 真菌鉴定
- 医学真菌培养
- 真菌直接显微镜检验
- 浅部真菌病
- 常见霉菌分类
- 解放军304医院皮肤科实验室开...
- 孢子丝菌病
- 作者:马天|发布时间:2012-02-07|浏览量:579次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所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偶可播散致全身,引起系统损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从婴幼儿到老人,无性别差异。地理分布以温热带多见。职业特点以农民或在阴暗潮湿环境中工作及园林工作者为多。
引发疾病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所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邻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马天
由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的慢性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感染。本病在中国散在发病,但多见于东北及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孢子丝菌寄生于植物、土壤中,皮肤外伤可感染此病。真菌镜检不易找到病原体,需作真菌培养,取脓液、组织块作真菌培养,鉴定菌种即可确诊。常见的孢子丝菌病有皮肤淋巴管型,沿局部淋巴管有许多皮下结节,可穿破皮肤,出现肉芽肿及化脓损害。还有固定型,只局限于一处,多发于面、颈、躯干等处,常是浸润性肉芽肿红色斑块样。还可侵犯粘膜、骨、关节,也可有系统性损害。治疗主要用碘化钾内服,也可用局部热疗。试用灰黄霉素、二性霉素B均有一定效果。
分布情况
孢子丝菌病分布很广。本病在中国散在发病,但多见于东北及长江以南沿海地区。此病在20世纪60年代还较少见,但70年代发病已明显上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从婴幼儿到老人,无性别差异。地理分布以温热带多见。职业特点以农民或在阴暗潮湿环境中工作及园林工作者为多。本病曾在南非金矿中有大流行。
孢子丝菌病
病变类型
原发性孢子丝菌病有3种病变类型:①支气管肺炎型:起病急,似急性细菌性肺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疲倦乏力、胸部不适、疼痛等。有时局部可闻及湿性?音。②慢性空洞型:多数由肺炎型病变迁延而致,肺内结节性病灶融合、软化、坏死,当坏死物破溃入支气管,局部即形成薄壁空洞。临床上病人主要为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咳嗽、咳痰、间歇性胸闷、呼吸困难、发绀或呼吸衰竭,甚至死亡。③淋巴结肿大型:主要病变位于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多数起病隐袭,于体检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肺门或纵隔阴影增大。部分病例可因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导致阻塞性肺病变,出现咳嗽、咳痰、不同程度的发热和胸闷、气急等。
孢子丝菌病
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多见于糖尿病、艾滋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除肺内病灶广泛严重外,常伴有皮肤、骨骼、肌肉以及肝、肾、脑等重要脏器的侵犯,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严重乏力、厌食、体重减轻、关节僵直、肌肉骨骼疼痛、黄疸、肾功能损害或全身衰竭。如不积极治疗多数于起病后短期内死亡。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