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走出丧亲之痛
- 迷失的性教育??少女怀孕现象堪...
- 疼痛患者的心理康复
- 构音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 你的孩子吐词不清吗?
- 小孩三岁了还不会说话而且没有免...
- 小心,按摩不当可致残
- 我老婆生完孩子两年多都没有性欲...
- 脑出血后遗症 肩膀 手 疼 ...
- 脑出血后遗症 肩膀 手 疼 ...
- 请问:脑卒中后遗疼痛,吃什么药...
- 偏瘫促通技术
- 偏瘫的康复
- 给偏瘫患者及家属的一封信
- 暗示和催眠是如何进行的?
- 七大心理危险区域
- 埃里克森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
- 男人恋爱中的不良心态
- 恋爱的误会也是性爱的误会 女性...
- 两性话题:心理学分析 恋爱是一...
- 患癌症即将离世的中年妇女,遭遇...
- 婚姻问题老公 要求 离婚
- “早恋”宜疏不宜堵
- 迷失的性教育??少女怀孕现象堪...
- 别让老年生活质量“打折”
- 开心网:娱己还是愚己
- 网络成瘾,不妨做做心理专家留的...
- 电击治网瘾更伤孩子心
- “被电击时真是生不如死”
- 孩子迷恋养小动物怎么办
- 别看我小,我也有个性
- 心理咨询 发言紧张
- 我家小孩现在三岁了,只会叫爸爸...
- 你好,我和女朋友分开近三年了,...
- 言语障碍的分类
- 语言形成的三环节
- 脑梗塞后遗症,胳膊和手疼的厉害
- 3周岁小儿还不会说话,感觉听力...
- 关注富士康十一连跳
- 作者:冯金彩|发布时间:2011-01-21|浏览量:1715次
新生代打工族如何心理降压
来源:十堰晚报 加入时间:2010-5-26 9:58:13
富士康"十一连跳"(截至2010年5月25日)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冯金彩
●2010年5月25日凌晨,富士康发生今年 "第11跳",坠楼者不幸身亡。
●2010年5月21日,男工南某从楼顶跳下身亡。年仅21岁。
●2010年 5月 14日,梁超从楼顶跳下,不幸身亡。21岁。
●2010年5月11日,祝晨明从租住房屋的楼顶跳下,不幸身亡。24岁。
●2010年5月6日,卢新从阳台纵身跳下,不幸身亡。24岁。
●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身亡,22岁。
●2010年4月7日,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18岁。
●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女工饶淑琴坠楼,仍在医院治疗,18岁。
●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一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23岁。
●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龙华园区,新进女员工田玉从3楼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楼受伤。
●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许,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死亡。警方调查,马向前系"生前高坠死亡"。
昨日,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发生今年以来第11起员工坠楼事件。而此前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已引起社会广泛热议,引发了人们对于新生代外来务工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到底是什么令这些新生代打工族如此不堪重负,以至于选择跳楼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记者特邀市太和医院资深心理诊疗师冯金彩解析悲剧背后的心理健康隐患。
■记者毛以国
非常令人痛惜。昨日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又发生一起员工坠楼事件。这是今年以来富士康科技集团发生的第11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21日,来自湖北的第10名坠楼男工南某被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年仅21岁。事后深圳市宝安区警方证实南某系自杀身亡,动机还在调查之中。
根据媒体的报道,记者注意到,这些跳楼自杀的富士康员工年龄均在18到24岁之间,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或90年代初出生的人,即所谓的“80后、90后”,他们也被称之为新生代打工者。接连不断的员工自杀事件,把富士康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不禁怀疑,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是否人性化。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新生代外来务工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到底是什么令这些新生代打工族如此不堪重负,以至于选择跳楼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本期《健康周刊》特邀市太和医院资深心理治疗师冯金彩独家解析这些悲剧背后的心理健康隐患。
解析悲剧原由
未能走出“心理隔断期”
记者:富士康员工系列跳楼自杀事件发生后,很多社会舆论都指责富士康公司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问题。毋庸置疑,富士康对此肯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这些自杀者本身在心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您认为他们之所以自杀是源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冯金彩:这种心理比较复杂。先从“心理隔断期”方面来说。
分析这些“80后、90后”农民工,我们可以发现在他们身上存在这样一些特点:他们当中很多人是独生子女,年纪比较小,文化程度不高,社会阅历不够成熟,心理比较脆弱,抗压能力和吃苦能力不如上一代。这些特点使得他们在由农村到城市务工的初期会产生一个“心理隔断期”,这种隔断一方面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另一方面是离开原先相对稳定和熟悉的人际环境到一个全新的陌生人际环境。在这个心理隔断期,他们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这些情绪包括孤独感、恐惧感等。实际上,根据媒体的报道,我们发现这些自杀者入职时间比较短,基本上可以判定很多人都未能走出这个心理隔断期。
心理学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可带来愉快的情绪,可以减少孤独感、恐惧感和心理上的痛苦,并能宣泄不快情绪,从而减少心理压力。但是,根据媒体报道,在富士康,员工们每天要工作8到10个小时,不仅工作单调,而且工作纪律也很严格,随便与同事说话就会被上司批评,严重的可能还会记过。新入职的员工与其他工友交流的并不顺畅。据悉,19岁的马向前死后,他宿舍的几个工友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诚如富士康一名员工所说,他们之间只是 “熟悉的陌生人”。
无法融入城市
记者:除了您刚才所说的心理隔断期因素,还有其他什么方面的原因吗?
冯金彩:这第二个原因需要从“80后、90后”新生代打工族与以往那些农民工不同的心理诉求来说。
70年代以前的那些农民工,可以说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苦日子。时代赋予他们的经历和思想,都与“80后、90后”新生代打工族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说老一代农民工是单纯地追求工资收入,更愿意“落叶归根”的话,那么,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群体的改变,他们的精神诉求不再仅停留在收入的层面,他们的梦想更大。他们内心深处也渴望得到某些与城里人等同的生活,融入城市的冲动更强。
梦想越大,压力也可能越大。当梦想和现实出现巨大差异时,落差感带来的失落、失望、抱怨等情绪便会蜂拥而来。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绝望。事实上,收入、住房、户籍、医疗、社保等等方面的差异,还有一些社会歧视,很容易使这些新生代打工族产生对比,出现心理落差,使他们明白自己并不是“城市人”。他们生活在城市社会的边缘,无法忍受的歧视与落差侵蚀着他们的心灵。
打工族如何走出困境
“80后、90后”的新生代打工族,正在成为我国工人队伍的主流。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警觉,对年轻生命的精神危机,企业、政府和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倾诉是疗伤的良药
冯金彩:挫败感、孤独感等心理创伤是每个职场人都会遇到的,只是新生代员工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更容易受到心理伤害。当这种伤害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后果。
但是这种创伤是可以抚平的,通过疏导,自杀冲动也是可以避免的。当心理产生挫败或受到伤害,最简单的办法是找人倾诉。这是发泄的一种途径,有助于转移注意力,获得一些开导、宽慰,也可以增加结交朋友的机会。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