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微技术
- 作者:卞西武|发布时间:2010-10-26|浏览量:497次
微创神经外科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其中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科学三大领域最为迅速,推动着医学进步,神经外科是受益最大的学科之一。以应用手术显微镜为标志的显微神经外科学,成为近代神经外科发展史的一座里程碑,将神经外科学带进一个崭新的阶段。显微神经外科学的建立,使得神经外科的治疗水平明显提高,20世纪80年代,世界神经外科领域普及了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七台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卞西武
中国的显微神经外科学建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治疗神经系统肿瘤、血管病、先天疾病、功能疾病等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一些方面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世界神经外科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一 显微神经外科学概念
显微神经外科学是以应用手术显微镜进行神经外科手术为标志,但显微神经外科学绝不是显微镜神经外科学,也就是说不能理解成只要手术中使用了手术显微镜就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而显微神经外科学的正确概念,是指以现代影像学为诊断基础,一整套与显微手术相匹配的手术设备、手术器械为保障,以颅内病灶为中心的手术。显微神经外科学不仅是技术突破,更重要的是理念的更新。
1.以病灶为焦点的手术方式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将传统神经外科“脑叶范围手术”,推向“病灶范围手术”水平,尽量减少干扰脑组织,探索出新的手术入路。20世纪70年代,Yasargil提出利用颅内自然的解剖间隙和经脑外到达病灶部位,处理病变,降低手术创伤,成为了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基本概念。
2.全新的操作模式?微侵袭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手术野狭窄、深邃是其特点,必需应用手术显微镜和众多显微手术器械及设备来替代了人眼和手的功能,才能进行精准操作,尽量少的干扰正常脑组织,减少手术损伤,这就要求手术医师本人的手、眼配合,左、右手的配合非常协调,还要熟练掌握所使用手术显微镜和显微手术器械及设备的性能。
二 显微神经外科相关知识和技术
1.显微神经解剖
在乎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组织被放大几倍或十几倍,为了适应显微手术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等国家的一些神经外科,兴起显微神经解剖的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显微神经解剖资料。
显微神经解剖包括脑(神经、血管)和颅底两个部分,其中,脑的显微神经解剖以脑动脉为线索,颅底显微解剖分为鞍区、桥小脑区和斜坡区。经历十年多不断努力,国际神经外科界,已经完成脑显微解剖的实用性研究工作,为显微神经外科的普及和规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的显微手术的培训,不再是显微神经解剖的学习,而是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平台,模拟实际的手术入路和试用各种新手术器械。
2.显微神经外科的器械设备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之所以能高质量的完成,与精良的显微神经外科设备和器械分不开,显微神经外科的设备配备不齐全、质量不佳或使用不当,都会影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效果。以手术显微镜为核心的一系列显微手术器械(材),如高速颅钻、可控手术床与头架、自动脑牵开器、超声吸引器、双极电凝、止血纱布等应用,很好地适应了深窄手术空间的照明、操作及有别于其它外科的止血问题。
3.显微手术器械训练
许多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和器械都比较复杂,使用不当非常危险。使用高速颅钻,如对其性能了解不清,磨除内听道会伤及听神经,磨除前床突,更有损伤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的危险;开颅时铣刀使用不当,可能将硬脑膜切破。安装头架的部位或方法不妥,可能会造成硬脑膜外血肿。因此,要求使用这些特殊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前,必须经过规范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