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入技术
- 作者:卞西武|发布时间:2010-10-26|浏览量:529次
自上世纪70年代初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国外开展以来,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治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用微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进行血管内溶栓,腔内血管扩张形成术等。神经介入治疗不仅能治疗颅内血管性疾病,使病人免受手术痛苦,还可使不少神经外科棘手与难处理的疾病能够得到明确诊断和治疗,在有些复杂脑血管疾病中,可先通过神经介入治疗,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日益成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范围不断扩大,而血管内栓塞材料的改进使血管内介入治疗适应症日益扩大,效果不断提高。七台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卞西武
回顾神经介入医学的发展史,从治疗疾病的种类到治疗技术都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其展示出的优势是其他治疗措施所难以比拟的,该技术不需开颅,只需在腹股沟区作一个穿刺针眼,具有创伤小、适应症广、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大、恢复快等特点,已成为神经外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已能替代某些外科手术,成为独特的治疗手段。
脑血管病是一种复杂危险的疾病,致残率、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不但要求医生有很高的医疗水平,对医院的整体水平也有较高要求。进行神经介入放射治疗的医院必须具有较强的神经外科实力,能熟练开展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颅内动静脉畸形切除术等难度较大手术,一旦发生造影及介入治疗时动脉瘤、血管畸形出血等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处理,也能妥善处理其他的并发症。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组织权威专家编撰的有关脑血管病外科治疗的未来的专题中,75%的文章涉及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国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Levy用“前途不可限量”来形容介入神经外科的发展态势。随着介入神经外科新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提高,新材料的深入研发与完善,介入治疗将会成为攻克脑与脊髓血管性疾病的有力手段。
神经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⑴颅内动脉瘤;
⑵脑血管畸形及动静脉瘘;
⑶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⑷Galen大脑大静脉动脉瘤样畸形;
⑸脊柱脊髓血管畸形及血管性肿瘤;
⑹颅面部高血运肿瘤;
⑺颈部动静脉瘘及大血管异常;
⑻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⑼其他。
神经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下,经血管途径借助导引器械(针、导管、导丝)递送特殊材料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病变部位,如动脉狭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急性脑梗塞以及头颈部肿瘤。治疗技术分为血管栓塞术(固体材料栓塞术、液体材料栓塞术、可脱球囊栓塞术、弹簧圈栓塞术等)、血管成形术(血管狭窄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血管内药物灌注(超选择性溶栓、超选择性化疗、局部止血)。广义的神经介入治疗还包括经皮椎间盘穿刺髓核抽吸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微创穿刺电刺激等,以及在影像仪器定位下进行和神经功能治疗有关的各种穿刺、活检技术等。介入神经外科是医学中最年轻、最复杂而又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