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男 26岁
- 病情描述:
- 室间隔心肌肥厚度25MM EF74% 心率65-70 血压110-80 120-80 二尖瓣可见轻度返流。心功能良好,运动幅度协调。 本人身高1米92 体重100公斤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只有55个室性早搏和1个室上性早搏,ST段降低
- 病情分析: 你好,肥厚型心肌病发展缓慢,预后较好,但由于心律失常,可致猝死,生活上应注意避免过劳,防止过度精神紧张,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改善左心室壁顺应性及左心室充盈,也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剂量:10mg口服,每日3次。可逐渐增加,最大可达480mg/日。也可用钙通道阻滞剂,异搏定40mg口服每日3次,硝苯吡啶10mg,口服,每日3次。能改善心室舒张功能,应注意观察血压,以防血降得过低。
指导意见: 约20%的成人患者可合并房颤,是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并发症,亦为导致血栓性栓塞,心力衰竭与死亡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房颤时过快的心室率可降低心室的舒张期充盈,减少心排量,从而导致本病恶化,故应积极治疗. - 病情分析: 你好,肥厚性心肌病是一个缓慢渐变的过程,有一定的稳定阶段,可以长期没有症状,也可以突然症状加重,没有确切的统计死亡率。肥厚性心肌病主要导致心脏的顺应性降低,舒张障碍,导致肺静脉高压而引起肺的改变如咳嗽咳痰咳血,呼吸困难等,再者就是心肌的供血不足,长期会形成心肌梗塞,最常见的就是心律失常,
指导意见: 治疗主要是控制病情的发展而不能彻底治愈,常用的如倍他乐克,异搏定,硝苯地平缓释片等。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病情已经确定是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只是对心脏输出有一些影响,对你影响很小,EF斜率是正常的。更不会引起猝死,
指导意见: 你的早搏也不是很多,对心脏功能影响也很小,不用担心,ST段降低有心肌缺血迹象,不知道是在哪几个导联,如果是Ⅱ、Ⅲ、aVF导联反映的是心脏下壁的,问题不大,按照一般心脏病保健原则注意就可以了,至于寿命和死亡率,你的情况与其他正常人是一样的。 - 病情分析: 您好,肥厚性心肌病只要及时发现、治疗,而非梗阻类型的猝死率是很低的,仅占到百分之二左右。
指导意见: 由于此症血流无梗阻,前期症状不明显,常使人忽视治疗,临床证实生命周期跟治疗程度、精神、运动、饮食息息相关。有的患者积极控制达三十年以上,而有的患者当发现此症时数年内发生猝死等反应。根据以上您提供的基本情况,对此病应抱有乐观态度,平时戒烟戒酒,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服用钙阻滞剂或β阻滞剂,也可配合疏血散瘀的中药来治疗,同时注意心律变化和定期复查心电图。祝您生活愉快。 - 病情分析: 这个情况还是需要手术的,起码是进行消融术的
指导意见: 因为这个疾病如果只是使用药物,预后是很差的,尤其是在出现了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情况下都是这个样子的。家族性的更是需要积极的进行手术切除肥厚心肌或者是进行酒精消融术的。当然了有医院也是进行起搏器的治疗,就是造成心肌的人工不同步,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的。 - 病情分析: 肥厚性心肌病起病多缓慢。约1/3有家族史。症状大多开始于30岁以前。其预后不定。可以稳定多年不变,但一旦出现症状则可以逐步恶化。猝死与心力衰竭为主要的死亡原因。猝死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其出现和体力活动有关,与有无症状或有否梗阻有关。你为非梗阻性的,则猝死几率要相对小许多。
指导意见: 一般情况下,成人10年存活率为80%,小儿为50%。猝死在阳性家族史的青少年中尤其多发。目前你家族中没有猝死出现。说明猝死几率要少一些。综合来说,非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死亡率低于10%,至于生命周期,本人工作时还看到80岁的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可见该病过分强调生命周期及死亡率没有太大意义。主要在于你平时注意治疗,比如服用倍他乐克和钙离子阻滞剂,但不要服用洋地黄及硝酸酯类,因为这样会增加猝死率。此外,定期复查心脏彩超。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当出现流出道梗阻时,是可以行手术治疗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生存率,所以每天不必过于忧虑。
- 医生回答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