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乳突炎出血可能由急性中耳炎迁延、外伤性鼓膜穿孔、胆脂瘤侵蚀血管、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需通过抗感染治疗、手术清除病灶、止血药物等方式干预。
1、急性炎症迁延急性中耳炎未及时控制可能扩散至乳突,导致黏膜充血糜烂出血。表现为耳痛加剧伴渗血,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酚甘油滴耳液消炎。
2、外伤性损伤挖耳或气压伤造成鼓膜穿孔时可能损伤乳突区血管,出血常为鲜红色。需避免耳道进水,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严重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
3、胆脂瘤侵蚀中耳胆脂瘤增长压迫乳突骨质,侵蚀血管引发暗红色血性分泌物。伴随听力下降,需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变,术后使用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
4、凝血异常血友病或服用抗凝药患者易发生自发性乳突腔出血。需检测凝血功能,静脉注射维生素K或输注凝血因子,联合云南白药胶囊辅助止血。
出现耳道出血伴发热需立即就诊,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及高空飞行等气压变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