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后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子宫脱垂。子宫脱垂的发生与分娩损伤、产后护理、个体体质等因素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盆底肌松弛、多次分娩、慢性腹压增加、先天结缔组织薄弱等。
1. 盆底肌松弛妊娠和分娩可能导致盆底肌群拉伸或撕裂,若产后未及时修复,可能增加脱垂风险。建议产后进行凯格尔运动帮助恢复肌力。
2. 多次分娩分娩次数越多,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累积概率越高。二胎及以上产妇需更注重产后盆底康复训练。
3. 慢性腹压增加长期便秘、慢性咳嗽或重体力劳动等持续腹压增高行为,可能诱发脱垂。产后应避免提重物,及时治疗呼吸道疾病。
4. 结缔组织薄弱部分人群存在先天胶原蛋白合成异常,导致韧带松弛。此类产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盆底康复仪或考虑手术治疗。
产后42天应进行盆底功能评估,日常避免久蹲久站,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