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尿路狭窄可以通过手术矫正、药物治疗、定期扩张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治疗效果与狭窄程度、并发症及干预时机密切相关。
1、手术矫正重度狭窄需行尿道成形术或内镜下切开术,术后需留置导管促进愈合,并发症包括感染或再狭窄。
2、药物治疗合并感染时需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疼痛可配合塞来昔布,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3、定期扩张轻度狭窄可采用渐进式尿道扩张术,需重复进行并监测尿道口径,避免暴力操作导致黏膜损伤。
4、生活调整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减少辛辣食物摄入,定时排尿避免膀胱高压,儿童患者需家长监督执行。
建议每3-6个月复查尿流动力学,术后患者应记录排尿日记,出现尿线变细或发热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