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乙肝疫苗后无抗体可能由疫苗储存不当、接种程序不规范、个体免疫应答低下、隐匿性乙肝感染等原因引起。
1、疫苗储存不当乙肝疫苗需2-8℃冷藏保存,高温或冷冻会导致疫苗失效。建议重新接种全程三针疫苗,可选择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等。
2、接种程序不规范未完成0-1-6月标准接种程序或单次剂量不足会影响抗体产生。需补种剩余剂次,接种后1-2个月复查乙肝五项。
3、免疫应答低下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等免疫功能异常人群可能产生抗体不足。建议增加接种剂量或改用60μg乙肝疫苗,同时排查基础疾病。
4、隐匿性感染少数人可能存在乙肝病毒低水平复制消耗抗体。需检测HBV-DNA确认,阳性者需抗病毒治疗,可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
无抗体者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等血液暴露行为,定期复查乙肝标志物,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建议加强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