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维生素A、促进消化、保护心血管、改善贫血、润肠通便等。柿子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果胶、单宁酸、铁元素及膳食纤维,但需注意避免空腹食用或与高蛋白食物同食。
1. 补充维生素A柿子中的β-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力健康和皮肤黏膜完整性。每100克柿子约含140微克维生素A当量,对夜盲症和干眼症有一定预防作用。建议与少量油脂同食以提高吸收率。
2. 促进消化柿子含有的果胶和有机酸能刺激胃酸分泌,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成熟柿子中的单宁酸含量较低,不会过度抑制消化酶活性。胃肠功能较弱者宜选择完全脱涩的甜柿,避免未成熟柿子的涩味影响消化。
3. 保护心血管柿子皮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沉积。其钾含量较高(每100克含170毫克钾),有助于调节钠钾平衡,对高血压患者有益。建议连皮食用洗净的有机柿子以获取更多活性成分。
4. 改善贫血柿子含铁量高于苹果梨等常见水果(约0.8毫克/100克),且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对缺铁性贫血有辅助改善作用。可与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搭配食用,但不宜与牛奶等钙质食物同食以免影响铁吸收。
5. 润肠通便柿子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达3.6克/100克,能增加粪便体积并软化大便。其天然果糖和山梨醇成分具有渗透性通便作用。腹泻患者应控制摄入量,糖尿病患者需计入每日碳水总量。
建议每日食用1-2个中等大小柿子为宜,避免与螃蟹、酸奶等高蛋白食物同食。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变化,胃肠术后患者应去皮食用。出现舌麻、腹胀等不适时应立即停食,慢性肾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以防高钾血症。选购时选择果蒂青绿、表皮无破损的果实,成熟柿子需冷藏保存并在3天内食用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