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甲出现凹陷可能与缺铁有关,但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指甲凹陷通常表现为甲板表面出现点状或线状凹陷,医学上称为甲凹点或甲横沟。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指甲变薄、易碎或出现凹陷,但真菌感染、银屑病、湿疹等也可能引发类似症状。
缺铁是导致指甲凹陷的常见原因之一。铁元素参与血红蛋白合成,长期缺铁会影响指甲床的血液供应和角蛋白形成,导致指甲生长缓慢、质地脆弱。患者可能伴随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改善饮食结构,增加红肉、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口服液、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等。
真菌感染引起的甲癣也可能造成指甲凹陷,常伴随甲板增厚、发黄或发白。银屑病患者的指甲可能出现顶针样凹陷,同时存在皮肤红斑和鳞屑。湿疹累及甲周皮肤时,炎症反应可干扰指甲正常生长。外伤、化学刺激或某些药物副作用同样可能导致暂时性指甲异常。若指甲凹陷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日常应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干燥,避免频繁接触刺激性化学品。修剪指甲时使用消毒工具,防止继发感染。均衡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富含锌、维生素B族的食物,有助于维持指甲健康。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需遵医嘱复查血常规,避免自行长期补铁导致铁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