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过剩可能导致高钙血症、肾损伤、心血管异常等健康问题。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过量摄入会蓄积在体内引发毒性反应。
维生素D过剩时,血钙水平升高可导致高钙盐沉积。早期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尿口渴等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症状。长期高钙血症可能引发血管钙化、心律失常等心血管损害。钙盐在肾脏可形成结晶,导致肾小管堵塞和间质纤维化,严重时出现肾功能衰竭。过量维生素D还会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干扰骨骼正常代谢,儿童可能出现骨骺过早闭合。
维生素D中毒多与长期超剂量补充有关。成人每日耐受上限为4000IU,婴幼儿为1000-1500IU。通过膳食来源不易过量,但若同时服用强化食品、鱼肝油和补充剂可能超标。某些疾病如结节病、淋巴瘤患者更易出现维生素D敏感性增高。部分利尿剂、抗癫痫药物会加剧维生素D的蓄积毒性。
出现疑似过量症状时应立即停用补充剂,限制高钙饮食,增加水分摄入促进钙排泄。严重者需就医进行水化治疗,必要时使用降钙素或双膦酸盐类药物。日常补充维生素D前建议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维持在30-50ng/ml为宜,避免盲目大剂量使用。孕妇、慢性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