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与冠心病存在双向关联,两者可相互影响并加重病情。抑郁症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紊乱、炎症反应等机制增加冠心病风险;冠心病患者因疾病负担也易继发抑郁情绪。
长期抑郁状态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促进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抑郁患者常伴有血小板活性增强、心率变异性降低等改变,这些因素均可诱发心肌缺血。抑郁还会降低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运动康复参与度,间接影响冠心病预后。部分抗抑郁药物可能引起体重增加或血脂异常,进一步加重心血管代谢风险。
冠心病患者面临胸痛、活动受限等躯体症状时,易产生无助感和死亡焦虑,约20%患者会发展为临床抑郁症。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的抑郁状态可显著增加再梗死和心源性死亡概率。心血管事件导致的脑血流灌注不足,也可能通过影响前额叶功能而诱发抑郁症状。两类疾病共病时,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往往受到更严重损害。
建议共病患者接受心身整合治疗,在规范管理心血管疾病的同时,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情绪状态。保持地中海饮食模式、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建立规律睡眠习惯有助于双向调节。监测心率变异性等生理指标可作为疗效评估参考,必要时需精神科与心内科联合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