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早期可通过药物控制或生活干预延缓进展,但彻底治疗仍需手术。保守治疗方式主要有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等药物,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血糖血压,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1、药物治疗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可抑制晶状体蛋白变性,适用于初发期白内障;谷胱甘肽滴眼液能改善晶状体代谢,延缓混浊进展。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视力及晶状体状态,若效果不佳需考虑手术。
2、营养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少自由基对晶状体的损伤。建议通过深色蔬菜、坚果等食物补充,或遵医嘱服用复合维生素制剂,但无法逆转已形成的混浊。
3、紫外线防护长期紫外线暴露会加速晶状体蛋白变性,佩戴UV400防护指数的太阳镜能有效阻隔有害光线,尤其适用于高原地区或户外工作者,需选择覆盖全面的镜框款式。
4、基础病管理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糖波动会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高血压可能影响眼部微循环。建议定期监测相关指标,避免病情加速白内障发展。
5、激素使用限制长期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诱发后囊下型白内障,如必须使用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并定期进行裂隙灯检查,发现晶状体混浊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保守治疗仅适用于早期白内障且视力影响较轻时,当矫正视力低于0.5或影响日常生活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仍是首选方案。日常需避免强光刺激,阅读时保证充足照明,每半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监测白内障进展速度。若出现突然视力下降、眼红眼痛需立即就医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