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关节痛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缺钙、子宫内膜异位症、风湿免疫性疾病、慢性劳损等因素有关。经期关节痛通常表现为膝关节、手指关节等部位酸痛或僵硬,可通过补钙、热敷、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1、激素水平波动月经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关节周围组织轻微水肿或韧带松弛,引发酸痛感。这类生理性疼痛通常随月经结束自行缓解,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并用热毛巾敷疼痛部位,无须特殊用药。
2、缺钙钙元素参与肌肉收缩和神经调节,经期血液流失可能加重低钙状态,诱发关节不适。可适量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钙剂补充。
3、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可能侵犯盆腔神经或关节腔,引发周期性疼痛。常伴随严重痛经、性交痛等症状,需通过妇科检查确诊。治疗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地诺孕素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腹腔镜手术。
4、风湿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在经期因免疫力变化可能症状加重。典型表现为晨僵、对称性关节肿痛,需风湿免疫科就诊。常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配合超短波理疗改善症状。
5、慢性劳损长期姿势不良或过度使用关节,经期血液循环变化可能放大原有损伤的疼痛感。建议减少爬楼梯、提重物等动作,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止痛,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
经期需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冷水刺激,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饮食可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影响日常活动,建议妇科或骨科就诊排查病理性因素,禁止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