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口下裂一般不能自愈,通常需要手术矫正。尿道口下裂是一种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尿道开口位置异常、阴茎下弯等症状。
尿道口下裂的解剖结构异常属于器质性病变,阴茎海绵体与尿道海绵体的发育缺陷无法随年龄增长自行修复。轻度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尿道开口位置偏离正常,但多数会伴随阴茎腹侧弯曲,影响排尿功能和成年后性生活质量。婴幼儿期未矫正的尿道下裂可能导致反复尿路感染、排尿困难等问题。
极少数轻微尿道口下裂患者可能因阴茎发育过程中组织代偿而改善外观,但这种情况缺乏医学循证依据。临床观察发现,未经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在青春期后,阴茎下弯程度可能因瘢痕增生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勃起疼痛或性交障碍。
建议在患儿6-18个月龄时完成手术治疗,此时组织可塑性强且手术耐受性较好。术后需保持会阴清洁,使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尿道通畅度。日常生活中应选择宽松棉质内裤,避免剧烈运动造成伤口牵拉,出现排尿异常或伤口红肿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