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得厉害可能由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结石、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等原因引起。
1、腰肌劳损腰肌劳损通常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有关。患者可能感到腰部酸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治疗措施包括热敷、按摩和适当休息,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
2、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与椎间盘退变或外伤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剧痛并向下肢放射。患者可能出现麻木或无力感。治疗方式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严重时需考虑手术干预。
3、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可能导致腰部突发性绞痛,常伴有血尿或排尿困难。治疗需根据结石大小选择药物排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同时增加饮水量有助于预防复发。
4、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因骨量减少导致脊椎压缩性骨折,引发持续性腰痛。患者可能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治疗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必要时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5、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晨僵和夜间腰痛,活动后减轻。可能伴随关节强直和脊柱变形。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为主,需长期规范治疗。
腰痛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急性期可局部热敷缓解疼痛,慢性疼痛者可尝试游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日常饮食需保证钙质和蛋白质摄入,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除严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