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按严重程度可分为一度烧伤、浅二度烧伤、深二度烧伤和三度烧伤四类。分类依据主要包括皮肤损伤深度、创面表现、愈合时间及并发症风险等因素。
1、一度烧伤一度烧伤仅累及表皮层,表现为皮肤发红、干燥和轻微疼痛,无水疱形成。常见于阳光暴晒或短暂接触低温热源。此类烧伤通常3-7天自行愈合,不会留下瘢痕。护理重点为局部降温处理,可使用芦荟凝胶缓解症状,无须特殊医疗干预。
2、浅二度烧伤浅二度烧伤损伤表皮全层及部分真皮浅层,特征为基底粉红、湿润并伴有大小不等的水疱,痛觉敏感。多由热水烫伤或短暂火焰接触导致。愈合需10-21天,可能遗留色素沉着但极少形成瘢痕。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水疱破裂,可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
3、深二度烧伤深二度烧伤累及真皮深层,创面呈红白相间或苍白,感觉迟钝,水疱壁厚且基底发白。常见于长时间热液接触或化学灼伤。愈合需3-8周,易形成增生性瘢痕。治疗需专业清创,必要时行削痂术,配合生物敷料覆盖促进愈合。
4、三度烧伤三度烧伤全层皮肤坏死,可累及皮下脂肪甚至肌肉骨骼。创面呈焦痂样、皮革状,无痛觉。多由高压电击、火焰长时间灼烧导致。必须手术干预,包括焦痂切开减压、早期切痂植皮,后期需多次整形修复手术。常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障碍。
5、特殊类型评估除深度外,烧伤面积计算采用九分法,成人超过15%体表面积或儿童超过10%即属重度。头面部、手足、会阴等特殊部位烧伤,或合并吸入性损伤、复合伤时,无论面积大小均按危重病例处理。此类患者需立即转入烧伤专科进行液体复苏与器官支持治疗。
烧伤后应立即脱离致伤源,用流动冷水冲洗20分钟以上,切勿使用冰敷或涂抹偏方。所有深二度及以上烧伤均需专业医疗处置,早期合理处理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与功能障碍。恢复期应加强营养支持,每日蛋白质摄入需超过每公斤体重1.5克,同时进行循序渐进的关节功能锻炼。定期随访观察瘢痕增生情况,必要时采用压力疗法或激光干预改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