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经常痛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激素水平波动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可能导致乳房胀痛,这种疼痛通常呈周期性,月经来潮前加重,月经结束后缓解。青春期、妊娠期、围绝经期女性更易出现此类生理性疼痛。日常可通过穿戴合体文胸、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不适。
2、乳腺增生乳腺组织对激素敏感性增高可能导致乳腺导管和腺泡增生,表现为乳房肿块伴胀痛,疼痛程度与情绪、劳累相关。超声检查可见腺体结构紊乱。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甲基黄嘌呤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
3、乳腺炎哺乳期细菌感染或乳汁淤积可能引发乳腺炎,典型症状包括乳房红肿热痛、发热寒战。需进行血常规和乳腺超声检查,治疗可选用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氨苄,配合排空乳汁等处理。非哺乳期乳腺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4、乳腺纤维腺瘤雌激素过度刺激可能导致乳腺纤维组织和腺上皮增生,形成活动度良好的圆形肿块,多见于青年女性。虽然多为良性,但快速增大的肿瘤可能压迫神经引起疼痛。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是常用治疗方式。
5、乳腺癌恶性肿瘤浸润乳腺组织或皮肤时可能出现持续性隐痛,伴随乳头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等表现。钼靶检查可见簇状钙化灶,病理活检可确诊。早期乳腺癌可通过保乳手术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需综合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
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关注肿块、皮肤改变等情况。日常应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避免胸部外伤。40岁以上女性每年需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筛查。若疼痛持续两周以上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须立即至乳腺外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或穿刺活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E有助于乳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