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咽部充血、疱疹或溃疡,常伴有发热、咽痛、食欲减退等症状。病毒性咽峡炎的症状主要有咽部不适、吞咽困难、淋巴结肿大、全身乏力、口腔黏膜病变。
1、咽部不适病毒性咽峡炎早期症状为咽部干燥、灼热感,逐渐发展为明显疼痛,尤其在吞咽时加重。咽部检查可见黏膜弥漫性充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这种不适感可能持续数日,随着病情进展可能演变为疱疹或溃疡。
2、吞咽困难由于咽部炎症刺激和溃疡形成,患者常出现吞咽时疼痛加剧,导致进食困难。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拒食、流涎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因疼痛导致脱水,需要特别注意婴幼儿的液体摄入情况。
3、淋巴结肿大病毒性咽峡炎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多位于下颌角及颈前区,触诊时有压痛但质地较软。淋巴结肿大通常在发病后2-3天出现,随着病情好转逐渐消退。这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的反应表现。
4、全身乏力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体温多在38-39℃之间,持续2-3天。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这些症状与病毒血症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5、口腔黏膜病变特征性表现为咽峡部出现散在或簇集的小疱疹,直径约1-2毫米,疱疹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表面覆盖白色或黄色假膜。病变可波及软腭、悬雍垂等部位,溃疡通常7-10天自愈,不留瘢痕。
病毒性咽峡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温盐水漱口有助于缓解症状。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儿童患者需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家长应督促患儿多饮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