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莱斯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远端距离关节面3厘米以内的骨折,通常伴随腕关节向背侧移位和餐叉状畸形。该骨折主要由跌倒时手掌撑地、骨质疏松、暴力撞击等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局部畸形。
1、跌倒撑地手掌伸直位跌倒时,暴力经腕骨传导至桡骨远端,导致松质骨压缩骨折。这种机制占柯莱斯骨折的绝大多数,常见于冰雪路面滑倒或运动损伤。伤后需立即制动腕关节,用夹板或硬纸板临时固定,冰敷减轻肿胀,避免患肢负重。
2、骨质疏松绝经后女性或老年患者因骨量减少,轻微外力即可造成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性柯莱斯骨折愈合较慢,复位后易发生再移位。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检测骨密度,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进行抗阻力训练增强骨骼强度。
3、暴力撞击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时,直接暴力作用于桡骨远端可导致关节内骨折。此类损伤常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可能损伤正中神经出现手指麻木。需通过CT评估关节面塌陷程度,严重者需手术重建关节面平整度。
4、病理性因素骨肿瘤、骨髓炎等病变可导致桡骨远端骨质破坏,轻微外力即发生病理性骨折。X线可见溶骨性改变或骨皮质不连续,需活检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骨巨细胞瘤可行病灶刮除植骨,恶性肿瘤则需广泛切除。
5、运动损伤滑雪、轮滑等运动中腕关节过伸位着地易致粉碎性骨折。青少年患者骨骺未闭合时可能发生Salter-Harris II型骨骺损伤。运动前应做好防护措施,佩戴护腕可分散冲击力,落地时避免用手掌直接缓冲。
柯莱斯骨折康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腕关节屈伸、旋转功能锻炼,早期可在康复师指导下使用CPM机被动活动。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促进骨痂形成,多食用牛奶、鱼类、豆制品。骨折愈合后6-12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活动障碍,需排查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