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住院治疗通常采用药物干预、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护理及危机干预等综合方案。住院治疗主要针对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杀风险或门诊治疗无效者,需由精神科医生评估后实施。
1、药物干预住院期间精神科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抗抑郁药物,常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舍曲林片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可能联合使用奥氮平片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药物调整期间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心理治疗是主要方式,由心理治疗师个体化实施。治疗重点包括纠正负性认知模式、改善社会功能、建立应对策略等。团体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获得社会支持,家庭治疗能改善家庭互动模式。
3、物理治疗改良电抽搐治疗适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或急需快速起效的情况,通过可控电流诱发大脑皮层电活动。重复经颅磁刺激利用磁场无创调节前额叶皮层神经活动,对药物不耐受患者具有优势。光照疗法可调节生物节律紊乱。
4、生活护理住院部会制定结构化作息表,包含团体活动、运动训练和技能培训。营养师指导均衡饮食,重点补充富含色氨酸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护士会监督睡眠卫生,通过环境调整改善睡眠质量。
5、危机干预针对有自伤自杀风险的患者,病房会采取预防性监护措施,包括危险物品管理、安全环境设计和分级观察制度。医护人员会与家属共同制定安全计划,教授危机识别与应对技巧,出院前进行风险评估。
住院期间建议家属定期参与治疗计划讨论,学习疾病管理知识。出院后需坚持门诊随访,逐步恢复社会功能。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若出现情绪波动或消极念头应及时联系主治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注意抗抑郁药物需严格遵医嘱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