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人衣物可通过煮沸消毒、含氯消毒液浸泡、紫外线照射、高温烘干、阳光暴晒等方式处理。红眼病具有传染性,衣物消毒有助于阻断传播途径。
1、煮沸消毒将衣物完全浸没于100℃沸水中持续15-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原体。适用于耐高温的棉质衣物,消毒后需用清水漂净。需注意化纤类材质可能因高温变形,羊毛丝绸等蛋白质纤维禁止使用该方法。
2、含氯消毒液使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对腺病毒、肠道病毒等常见红眼病病原体有杀灭作用。消毒后需用清水彻底冲洗避免残留,彩色衣物可能出现褪色。配制时需佩戴手套避免刺激皮肤。
3、紫外线照射波长253.7nm的紫外线灯近距离照射衣物30分钟可破坏微生物DNA。需确保衣物所有表面接受均匀照射,折叠部位需展开处理。紫外线无法穿透布料深层,较厚衣物需延长照射时间或配合其他消毒方式。
4、高温烘干使用烘干机80℃以上高温处理30分钟,热力可穿透织物纤维间隙杀灭病原体。需确认衣物标签允许高温烘干,合成纤维可能因高温缩水。与洗涤剂协同使用可增强消毒效果。
5、阳光暴晒将洗净衣物置于阳光直射处暴晒6小时以上,紫外线与干燥环境共同作用可减少病原体存活。需注意空气污染严重地区效果可能降低,阴雨天气需改用其他消毒方式。深色衣物吸热后可能有更好消毒效果。
红眼病患者的毛巾、枕套等直接接触物品应单独清洗,避免与家人衣物混洗。消毒后衣物建议悬挂于通风处充分干燥,接触消毒物品后仍需规范洗手。患病期间可增加衣物更换频率,眼部分泌物污染的衣物需优先处理。若家庭中有免疫力低下成员,建议采用两种消毒方式联合处理以降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