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患者需注意隔离防护、对症治疗、营养支持和并发症监测。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痛和咳嗽等。
1、隔离防护发病后需居家隔离至少5天,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或贴身物品。佩戴口罩可降低病毒传播概率,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表面。
2、对症治疗高热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干咳明显者可服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3、营养支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选择温热的粥类、羹汤等流质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和锌制剂,有助于缩短病程。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可食用雪梨、百合等润肺食材。
4、症状监测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和呼吸状态,若出现胸闷气促、意识模糊或持续高热超过3天,提示可能进展为流感病毒性肺炎。儿童需警惕热性惊厥,老年人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
5、并发症预防既往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可预防性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稀释痰液。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建议每年流行季前接种。康复后1-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诱发心肌炎。
流感恢复期应保持充足睡眠,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量。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促进呼吸道黏膜修复。居室保持适宜温湿度,外出时注意保暖。流感痊愈后仍可能遗留乏力感,可进行八段锦等温和锻炼增强体质。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咯血,需排查是否继发支气管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