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宝宝感冒通常不需要打针,多数情况下可通过护理和药物治疗缓解症状。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严重症状时,可能需要遵医嘱进行注射治疗。
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一般7-10天可自愈。对于轻症患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饮水量、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等措施能有效缓解鼻塞流涕。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若伴随咳嗽症状,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有助于稀释痰液。不建议自行使用抗生素,需经医生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当宝宝出现呼吸急促、拒食脱水、嗜睡或高热持续3天以上不退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肺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评估。医生会根据血常规等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静脉补液或注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等。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等特殊人群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冬季应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场所。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以增强免疫力,已添加辅食的幼儿可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若家庭成员出现感冒症状,需佩戴口罩并加强手部清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观察宝宝精神状态比单纯关注体温更重要,出现异常及时咨询儿科医生。